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香港与内地珠宝首饰业携手腾飞
回归十年
第06版:对话(综合)  加入时间:2007-8-13 14:15:17  宝玉石周刊
  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10周年。香港与内地珠宝首饰业发展的实践证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完全正确的。
  香港是亚洲的珠宝首饰生产基地和全球贸易中心,其珠宝首饰制造业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初已拥有工厂约900家,从业人员达15000人。但因通货膨胀,生产成本增加的原因,行业生产出现萎缩,大量工厂外迁,最初是泰国,之后是内地。由于地缘因素,迁移到内地的工厂,主要在广东珠江三角洲沿岸城市,最集中的在深圳、广东的番禺,以及顺德、东莞、中山、南海等城市。限于当时的条件,香港在内地发展珠宝业的合作形式,主要是“三来一补”的来料加工形式。到1996年香港在内地的加工企业约100家,雇工约3万人。香港在广东珠江三角洲发展首饰加工业,其优势是:一是地缘优势,港商来广东办理业务、运输物资,当天就可以往返,运营成本低;二是劳动力成本低,当时内地工人的工资大约相当于香港同业工人工资的十分之一。如1996年香港珠宝首饰制造业工厂的工人月薪在1300-------2500美元之间,而内地同业工人番禺月薪最高为300美元,其他地区维持在120------200美元之间;三是有较好的发展环境,包括能源、交通、通讯、工程设施等能提供较好的保障;四是国内有广阔的销售市场。尽管当时还存在进出口关税高,销售审批手续难的瓶颈,但从发展看是可以解决的(注:这些问题加入世贸组织后已基本得到解决),由于香港珠宝制造厂大量内迁,香港则变成一个珠宝首饰生产服务中心。主要提供设计、造模、产品研发、市场推广等。在港保留的生产制造厂,主要是生产技术要求高的高档产品。
  1997年香港回归,面临中国内地两大好的机遇:一是中国内地珠宝业内外销快速稳定增长。从1996年到2000年内销由574亿元增长到890亿元,年均增长13.76%;同期珠宝首饰出口额由12.63%亿美元增长到25.34亿美元,年均增长27.66%。正处于一个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向品牌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阶段;二是正积极准备加入世贸组织。珠宝业的经济管理体制审批手续繁杂和进出口税率高的问题正研究准备解决。2002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实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2003年1月和5月我国政府相继两批停止执行了51项审批项目,涉及黄金收购、黄金制品生产加工批发业务,黄金供应、黄金制品零售业务,由审批制改为登记制;在进出口税制改革上,继2002年1月国家进口钻石税收的调整,2002年进口黄金和黄金矿砂,免征进口增值税,同年5月国家进口铂金免征增值税。为使香港产品进入内地广开大门。2003年6月中央政府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签订了《内地与香港建立更紧密关系》简称“CERA”协议。从2004年元月香港产品出口内地享受零关税待遇,在270个产品中有16个是珠宝产品。另外广东工商部门根据“CERA”协议精神,从2004年初开始,港澳永久居民可以个人在广东注册经营黄金珠宝业。随着内地与香港“CERA”第三阶段实施,中国内地同意从2006年元月1日起,给予香港1369所有产品进入内地免税政策,这对香港珠宝产品进入内地带来更多的优惠。另外对内地游客赴港旅游的放宽,赴港旅游人数激增。2006年内地赴港旅游人数达到1433万人次,占当年香港接待入境的游客一半以上,对香港珠宝零售业的发展,是个很大的推动。
  从1997年香港回归以来,香港经济由于中央政府的支持,战胜了亚洲金融危机和“非典”的影响,使香港经济得到了快速稳定增长。1999年香港珠宝首饰制造业工厂近1000家,约有160家香港厂商在内地从事来料加工贸易。生产规模由100多人到2000人不等。直接雇用78万多名工人,香港珠宝首饰业回升,欧美市场的强劲增长。1999年则有两位数的增幅,出口值达133亿港元,其中销往美国增加34%,出口欧盟和日本上升27%。1999年香港进口已打磨的钻石208亿港元,除再出口、留用126亿港元,比上年增长48%。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由于进出口税制的调整和政府经济体制的改革,香港与内地珠宝业“三资”企业有了加强。香港产品进入内地有了较大的发展,促进了香港珠宝业经济的快速增长。2005内珠宝首饰业内销额26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0.8%,同年出口创纪录的增长达到3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2.8%。2006年出口37亿美元,同比增长13.7%。香港与内地珠宝业的合作有了扩大,也推动了内地珠宝业的发展,比较突出的有三个方面:
  一是原来的“三来一补”加工贸易迅速扩大,而且增加了合资企业。以对香港珠宝业的加工基地广东为例:2005年广东省珠宝首饰出口为30.2亿美元,其中来料加工贸易28.7亿美元,占94.5%。2006年出口34.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7.5%,是2001年的2.2倍。在加入WTO前,广东省参加珠宝首饰出口的为1077家,5年后扩大了4倍,2006年参加出口的为5687家。
  广东的番禺是全国珠宝首饰最大的出口基地,番禺对外珠宝加工业起步于1986年,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有对外加工企业300多家,从业人员7万多人,超过千人的大厂有数10家,一般中小企业也有数百人。随着加工技能的提高,规模化生产效应明显,在内地的谢瑞麟、六福、喜利、欧特尔一大批香港知名企业都在番禺发展加工业务。2006年番禺珠宝首饰加工出口11.37亿美元。香港60%以上珠宝首饰出口产品都是在番禺加工的。几乎承包了香港所有品牌加工业务。深圳到2006年底,有注册珠宝企业2100家,生产从业人员13万人。2005年行业生产制造加工总产值超过500亿元。其中有70多家生产企业担负对外加工任务,加工出口值4.34亿美元。深圳市主要从事内销生产任务,连续多年占国内市场70%以上份额。
  二是随着内地与香港CERA协议的执行,香港珠宝首饰厂商,大量涌入内地,在大中城市开设零售商店和在大商场开设形象专柜。一些珠宝厂商并向全国发展专卖店、连锁店。其中周大福、周生生、谢瑞麟、六福等名牌产品企业在内地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较高。周大福的首饰专卖店到2006年底发展的达500家,而且自2004年以来,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和中华全国信息中心统计监测,连续荣获“中国珠宝类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位”。现在中国珠宝首饰市场,形成国外、香港和内地“三分天下”,各有特色和优势,相互竞争激烈。还有一些香港大型珠宝制造商,为了适应内地市场需求,有的在内地直接办厂,有的与内地合资办厂。这些生产制造企业资金技术实力雄厚,产品研发能力强,产品更新快,很快占领了内地市场。如香港恒丰集团创建的“金至尊”首饰品牌,产品创新能力强,有多项专利技术。如纯金或纯银浮雕技术及纯金闪光技术等。“金至尊”目前在深圳、天津、北京都办有生产厂,并在内地开设了95家零售店。再如杭州航民百泰是2003年由浙江航民实业集团与香港环冠珠宝公司合资兴办的大型生产企业,到2006年4月建厂3周年,生产销售黄金饰品已超过30吨,成为华东地区黄金饰品生产供应基地,前来订货的客户从200家到1000家。由于产品质量可靠,款式新颖,客户争着订货,有三分之二的客户先付款后取货。
  三是由于内地和香港CERA协议的执行,香港珠宝产品进入内地实行零关税,港商进入内地参加珠宝展热情很高。以北京和深圳办的大型珠宝展为例,在CERA协议签订之前,由于港商来内地销售产品关税高,不少港商来内地参展,参加一两次就不来了,他们说参展主要为了宣传,因只展不销,没有效益。CERA协议实施后,极大地调动了港商来内地参展的积极性,参展情况有了很大变化。如2006年9月深圳召开的国际珠宝展,境外参展的企业300家,约900个展位。这两个数据较2005年增长35%和20%,较2004年增加60%和50%。在境外参展商中,其中香港参展商231家,约550个展位。充分体现了港商是参展最多的主力军团。
  我国在北京、深圳、上海等地办的国际珠宝展,已向国际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注:作者为原中国宝玉石协会副会长王云峰)
关键字 
第06版:对话(综合) 相关文章
昌龙

网站导航: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昌龙网络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