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青金之路”开拓亚洲西段古代贸易
 
玉石文化  加入时间:2017-4-10 10:08:38  byszk

□  刘昌玉

      早在丝绸之路开辟以前,亚洲大陆就已出现国际贸易路线网,其中以青金石国际贸易最为著名,该贸易路线史称“青金之路”。从大约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灭亡为止,青金之路以今阿富汗的巴达赫尚为起点,分两路到达今伊拉克的两河流域地区(又称美索不达米亚)。第一条路线从巴达赫尚沿陆路向西,途经伊朗高原,到达两河流域北部的亚述地区;第二条路线从巴达赫尚沿陆路到印度河流域的沿海港口,再由海路经印度洋至波斯湾,到达两河流域南部的巴比伦尼亚地区(又称苏美尔地区)。青金之路经上述两路抵达两河流域后,再经水路穿越地中海,或经陆路横穿西奈半岛,直达埃及和努比亚地区(今苏丹),全程5000多公里。

      “青金之路”源于阿富汗
  青金石是一种不透明的半宝石,拉丁语称为lapis lazuli,意为“蓝色的石头”。在古代两河流域楔形文字体系中,青金石的苏美尔语是ZA.GIN3,其中ZA本义为“石头”,GIN3泛指“山、山脉”,ZA.GIN3直译为“山中之石”,特指青金石,对应的阿卡德语为uqnum。
  学术界对古代青金石的产地众说纷纭,大概有阿富汗说、伊朗高原说、帕米尔高原说、贝加尔湖说等。迄今为止,在伊朗高原并未发现青金石矿。学者推断,伊朗高原很可能只是青金石贸易的中转站和加工地,而非产地。虽然帕米尔高原和贝加尔湖出产青金石,但质地较差,在色泽和品质上,与两河流域出土的青金石存在明显差异。另外,帕米尔高原的青金石产在海拔5000米高的岩壁上,古代因条件所限,基本无法开采。贝加尔湖附近的青金石矿距离两河流域则太过遥远,两河流域出土的青金石不可能来自贝加尔湖附近。
  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在该问题上逐渐达成一致,认为古代两河流域、埃及的青金石来源于今阿富汗巴达赫尚地区的科克查河(阿姆河支流)上游。直至今日,巴达赫尚地区仍是世界上质地最好的青金石矿区,其质地、色泽与两河流域出土的青金石物件十分契合。
  少数学者认为,在公元前6千纪晚期(哈苏纳文化早期)两河流域北部遗址亚明丘,曾经发现零星的青金石念珠。不过,根据英国考古学家乔治娜·赫尔曼(Georgina Herrmann)的观点,公元前4000年左右(欧贝德文化晚期)才有确切证据表明,阿富汗的青金石开始经由伊朗高原传播到两河流域北部地区。

  陆上“青金之路”变动不居
  在现有文献中,并未发现青金之路具体路线的直接记载,学者只能根据考古发现和青金石术语,间接推断其路线及历史演变。由于受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时期青金之路的路线并非一成不变,应该存在多条贸易路线。
  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左右起,青金石作为奢侈品,开始为两河流域的富有阶层所青睐,巴达赫尚的青金石经伊朗高原被运往两河流域北部。公元前4千纪(欧贝德文化晚期和乌鲁克文化期),两河流域北部统治者对来自阿富汗的青金石实行垄断贸易。在高拉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青金石念珠、平印、滚印及镶嵌物等,基本上都是小物件。在这一时期两河流域南部的遗址中,目前尚未发现青金石贸易的证据。
  大约从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期(约前3100—前2900年)起,随着两河流域南部城邦政治与经济的发展,青金石贸易逐渐从两河流域北部转移到南部。在伊朗高原,苏萨控制了商路,阿富汗的青金石不再运往两河流域北部,而是运往南部诸城邦。在这一时期两河流域南部乌鲁克、乌尔、吉尔苏以及迪亚拉河流域的图图卜等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青金石物件,两河流域北部出土的青金石数量则大大减少。这一时期的青金石依旧是小物件,例如印章、念珠或其他小装饰品。
  早王朝时期(约前2900—前2350年)是苏美尔城邦分裂与争霸的阶段,这些政治因素影响了青金之路的走向。早王朝前期(约公元前2900—前2750年),两河流域与阿富汗的青金石贸易暂时中断,仅有这一时期的基什遗址出土了少量青金石念珠。
  大概在早王朝中期(约公元前2750—前2600年)即乌鲁克第一王朝时期,青金石贸易才得以恢复。据史诗《恩美卡与阿拉塔之王》描述,该王朝第二位国王恩美卡与伊朗的阿拉塔国王达成协议,阿拉塔作为青金之路中转站,重新将阿富汗的青金石运抵两河流域。到早王朝晚期(约前2600—前2350年),青金石贸易遍及乌尔、基什、迪亚拉河流域以及叙利亚的马瑞等地。1922—1934年,英国考古学家伦纳德·伍利(Leonard Woolley)主持发掘了乌尔王陵,出土大量青金石物件,例如,“扶树公羊”,高约45厘米,黄金制成的两只前脚扶在一棵生命树,公羊的角、背上的毛都用青金石制成,眼睛里面镶嵌青金石珠子;“乌尔军标”是一块长方形石板,长约50厘米,宽约20厘米,正反两面分别刻画了“战争”与“和平”场景,以镶嵌的青金石作为蓝色背景;“牛头竖琴”是古代两河流域最著名的乐器,牛的眼睛里镶嵌着青金石,牛的头毛和胡须也用青金石制成。此外,乌尔王陵还出土了大量青金石滚印、念珠和各种镶嵌着青金石的首饰珠宝。
      可见,早王朝时期尤其是晚期,青金石贸易颇为繁荣,两河流域对青金石的需求日益增长,说明当地显贵对这种来自异域的宝石情有独钟,体现了青金石在两河流域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海上“青金之路”由兴转衰
  公元前2334年,萨尔贡建立阿卡德王朝,定都阿卡德城,两河流域的政治中心由南部转向中部和北部,青金石贸易也随之从南部转向北部,尤其集中在阿卡德王朝统治的中心地带。这一时期,南部乌尔遗址出土的青金石物件明显减少。但是,随着乌尔第三王朝(约前2112—前2004年)的建立,两河流域南部的青金石贸易再次繁荣,出土的乌尔第三王朝经济文献记载了大量相关术语。
  大概自早王朝晚期起,青金之路除途经伊朗高原的陆路贸易外,还开通了从印度河流域经印度洋、波斯湾到两河流域南部的海上国际贸易。在公元前3千纪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文献中,经常出现三个外国地名:狄勒蒙(今巴林岛境内)、马干(今阿曼境内)和麦鲁哈(今巴基斯坦俾路支省或印度古吉拉特邦境内)。来自阿富汗的青金石首先被运到印度河流域的麦鲁哈,然后经马干、狄勒蒙,最终到达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地区。可见,公元前3千纪,青金之路总体可分为两大商路:一是北路(陆路),从阿富汗经伊朗高原到达两河流域;二是南路(水路),从阿富汗先到印度河流域,然后经印度洋到波斯湾,最终到达两河流域南部。然而,随着公元前18世纪中叶印度河流域文明的突然衰亡,南路的海上贸易告以中止。青金之路仅余北路(陆路)一线,一直延续至新巴比伦王朝时期(前626—前539年)。

  玉石文化与青金文化共辉映
  在加喜特巴比伦王朝时期(前1595—前1155年),青金石是重要的王室礼物,国王或将其赐给大臣,或作为国礼赠送给埃及法老。比如,公元前14世纪埃及的阿马尔那书信有青金石从两河流域运抵埃及的大量记载。米坦尼(位于两河流域北部)国王图什拉塔曾经把大量镶嵌着青金石的黄金珠宝赠送给埃及法老,有时甚至赠送青金石原料。此外,据赫梯王室书信记载,巴比伦当时是重要的青金石贸易中心。
  富有阶层对青金石的垂爱使得青金石贸易利润惊人,不过,开采、加工和运输青金石十分艰难,费时费力。公元前2千纪下半叶,出现了人工仿制青金石,俗称“蓝玻璃”。阿卡德语楔形文字文献将天然的青金石称为“来自山上的青金石”,人工仿制的青金石则被称为“来自窑炉(烧炼)的青金石”。人造玻璃虽然在品质与色泽等方面不如天然青金石,但成本小、价格低,可以满足中下层人的需求。阿富汗距离两河流域有3000多公里路程,在古代进行长途运输十分危险,且成本很高。因此,两河流域的许多青金石不是通过商业贸易得来,而是来自于战利品和外邦进贡。据新亚述国王提格拉特帕拉萨尔三世和阿萨尔哈东的王铭记载,伊朗中西部的米底部落曾经向亚述进贡青金石,米底的青金石则来自阿富汗巴达赫尚地区。
  波斯帝国时期(前550—前330年),波斯成为青金石贸易中心,青金之路与著名的波斯王路(波斯御道)重合。波斯帝国将之前的国际贸易变为帝国内部的地区贸易,通过青金之路加强了各地区的贸易文化交流。公元前2世纪,张骞凿空西域,开辟了沟通古老东方文明与其他古老文明相互交流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西段路线与之前的波斯王路及青金之路相重合,东段则对应于更早的玉石之路。古代中华文明的玉石文化与两河流域的青金文化一道,成为古代东亚与西亚文化交流的灿烂花朵。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环东海与边疆研究院  )

关键字 
玉石文化 相关文章
昌龙

网站导航: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昌龙网络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