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摒弃盲目攀比 提倡理性消费
中国人工宝石五十年 (之五)
第09版:论坛(会展)  加入时间:2007-8-27 15:12:34  □ 本报记者 焦国涛
      在前不久政协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的专题讨论中,“过度消费”成为许多政协委员关注的高频词。委员们呼吁,“奢侈文化”与建设节约性社会背道而驰,应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遏制过度消费,杜绝低效率消费、跟风式消费、攀比式消费,提倡节约消费、适度消费、文明消费、健康消费。
      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高级时装、饰品和其它奢侈品的第三大消费国。近日,一份来自高盛的关于中国奢侈品市场的研究报告称,除私人飞机、豪华游艇外,2004年中国奢侈品消费额已经达到60亿美元,在全球奢侈品消费中的份额已增长至12%。该报告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登上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的巅峰。
      面对国内巨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很多国外知名的高档珠宝品牌,纷纷抢滩中国内地市场,在一些高档的写字楼和商务中心等高收入者经常出入的场所,开设自己的店面,并通过各种形式拓展市场空间。有的商家甚至采取长期经营路线,不考虑目前的短期利益,瞄准我国日趋升温的奢侈品消费市场。
      有资料显示,近几年,我国珠宝行业发展迅猛,每年都以15%的速度递增,2006年,我国的珠宝消费达到1600亿元。珠宝市场逐步规范,消费者也逐步走向理性。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表明我国珠宝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但是目前也存在一种过度消费和攀比式消费的现象,不得不引起全行业乃至全社会的重视。这种过度消费和攀比式消费的群体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富有的消费者;另一类是白领上班族。前者为寻找最新、最时尚的产品,不在乎价格“一掷千金”;而后者舍得为一件商品付出整月的工资。这两类消费群体大部分都是一些年轻人,事业有成,又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对美丽和时尚的事物有较强烈的渴望心理。尤其是,看到自己身边的人,拥有一件非常好的东西,心中就产生一种也要拥有的渴望。不管自己有没有用,经济承受能力如何,只要自己喜欢,就想办法购买。也就是说,这部分人攀比意识特别强,敢于过度消费,对生活态度十分达观,带有“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倾向。
      在国内许多拍卖会上,一些价值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珠宝首饰总是吸引一些有钱人的眼球,况且也能够拍出理想的价钱。这种现象固然是无可非议的,从一定意义上也反映了人们努力向上的积极心态,但是如果超过自身经济承受能力的过度消费和攀比式消费,就非常不可取了,是人生价值观的扭曲。要知道,目前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还有一定差距,过度消费和攀比式消费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和弘扬节约消费、适度消费,树立文明、健康消费的荣辱观。
      今年4月1日,我国开始消费税调整,直接把目标对准了高档手表、游艇和高尔夫球具等高档奢侈品。这是1994年中国税制改革以来最大规模的消费税调整。税收政策的调整,对高档奢侈品的过度消费和攀比式消费起到了一定的遏制作用。现在珠宝行业呈现出了一个十分可喜的现象,大多数人消费观念渐趋理性,由前几年盲目追求高档,逐步转变为购买最适合自己的产品。这种消费观念值得提倡。
关键字 
第09版:论坛(会展) 相关文章
昌龙

网站导航: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昌龙网络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