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海黄金珠宝市场上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即企业在销售网点的铺设上更加注重与大型百货商场的结合,哪里开了新百货,哪里就有金店进入。这也表明,面对珠宝行业日趋激烈的竞争,放弃专卖店选择专柜,寻求更低的经营成本和更加迅速的扩张,正成为大企业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战略选择。
中国黄金珠宝市场蓬勃发展,世博会迎新商机
回顾中国黄金珠宝首饰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停滞、恢复、发展三个阶段。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黄金珠宝首饰业始终处于停滞状态,之后经过近十年的恢复期,从1990年至今,黄金珠宝首饰业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一方面国内黄金珠宝首饰生产能力迅速增长;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中国人的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对黄金珠宝的消费需求也日益增长;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随着政策的放开,黄金珠宝首饰业发展异常迅速,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黄金珠宝生产加工消费国之一。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像深圳这样的生产加工交易中心和北京、上海这样的零售中心。 “中国珠宝看深圳”,今天的深圳,已经成为中国黄金珠宝产业最重要的集聚地。目前全国黄金珠宝零售市场上所销售的黄金珠宝首饰,一半以上来自深圳,可以说,没有深圳,就没有今天如此繁荣的中国黄金珠宝市场。 按照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年初公布的数据,在2009年,中国珠宝产业的销售总额已达2200亿元,出口总额近80亿美元。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石加工及消费国,年消费量超过200亿元,铂金消费多年居世界第一,2009年用铂金54.5吨,占全球铂金首饰用量的71%,2009年消费黄金500吨,极可能超过印度成为世界第一,年钻石消费额超过250亿元,首次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 到了2010年,这种良好的增长势头继续呈现出来。不久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一季度的全国金银珠宝销售数据,今年1至3月,全国金银珠宝销售同比增长达到了37.3%,继续保持强劲增长。而刚过去的五一黄金周,全国各地的黄金珠宝首饰销售再次实现井喷态势,像北京菜百的销售轻松突破亿元,上海老凤祥突破7000万,上海老庙黄金突破5000万,这些喜人的数据都表明,目前黄金珠宝首饰在中国市场仍然是方兴未艾,市场空间十分巨大。 此外,随着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世博贵金属产品已经在国内特别是上海地区全面热卖,老凤祥、老庙黄金的世博产品销售情况均十分良好,这说明世博会带来的商机将是可观的。持续半年时间的世博会,将给上海带来几千万新增消费者的购买力,这对上海的黄金珠宝企业来说意味着有更多的消费者。
开辟全新渠道,扩大金饰品需求
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黄金饰品消费努力扩大内需,开辟了两条全新的内需渠道:一是农村市场的扩大;二是网络消费的增长。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多来,农村近十亿的人口生活状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国家“富民帮农”政策的支持下,很多农村人先富裕了起来。盖大房子、买名牌车、戴黄金珠宝首饰已成为他们显示自己发家致富成果的方式。 无论是中国的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他们的年人均收入都有了巨大的提高。据相关调查数字显示,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81年,中国的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476元,农村居民的年人均纯收入只有213元,而到了2010年,据国家统计局1月份发布的数据,目前中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达到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5153元。即便剔除物价上升的因素,这里的增幅也是十分巨大的,而黄金价格的增幅远远低于中国人均收入的增幅。 此外,农村市场对于黄金饰品的消费能力也有明显提高。中国农村两类消费人群,对黄金首饰的品牌要求是比较注重的。一类是乡镇中具有高消费能力的人,这部分人注重品位,消费能力较强,他们为了显示自己文化品位和财富能力,只选择大品牌首饰;而另一部分人是基层农村的新一代黄金珠宝首饰消费者,他们目前对于黄金钻石翡翠等高档珠宝尚缺乏了解,所以对于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等国内品牌企业充满信任,是可以教育和培养的品牌忠实客源。 与农村消费并驾齐驱的另一个新消费渠道是电子商务,即网络上的黄金珠宝消费。 正望咨询最新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我国网上购物持续高速发展,共有1.3亿消费者在网上购买了2670亿元商品,较2008年实现了90.7%的增长,其中,网上购买珠宝的份额已接近10%。
黄金投资品种不断升温
去年末,世界黄金协会远东区总经理郑良豪在参加上海黄金饰品行业协会主办的第四届国际贵金属峰会上提到,国际黄金市场在过去一年中出现了一个结构性的变化,即首饰需求在明显下降,而黄金的投资需求在迅速增长。特别是2009年第3季度,黄金投资比重猛然上升到42%,首饰投资下降到49%,两者几乎旗鼓相当。当然,中国作为黄金首饰为主的市场,目前还是首饰为主,首饰与投资两者比例仍保持在约3:1,还有着很强的独特性。但是,正如世界黄金协会所分析的,黄金投资比重在世界范围的加强将是一种趋势,中国黄金投资市场目前所表现出来的滞后性在未来很可能会实现扭转。 实际上,2009年黄金投资品种已经在中国升温,金条、金币产品在中国很多地方热卖,中国不少企业也依靠这些投资品种取得了快速的业绩发展。以中国黄金集团上海公司为例,2009年他们公司推出的财富金条这一个投资金条产品已经获得了巨大成功,从去年年初的月销售仅700余万元起步,4月份破亿元,到12月的单月销售已超6亿元,全年实现销售21亿元。还有比如仟家信、大陆期货、经易期货、以及新加入的世豪金品和有金人家这些有黄金投资产品的企业都在2009年里取得了成功。
上海黄金珠宝市场竞争激烈,激发企业销售方式不断创新
作为中国最前沿的城市,上海的黄金饰品市场正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蓬勃兴旺景象。一方面是外地和港澳企业纷纷来抢占这一市场,另一方面是形形色色的资本也在尝试进入,今天的上海珠宝市场格局宛如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争霸,群雄逐鹿,竞争激烈。而正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上海的本地企业品牌意识日趋增强,并注重加强内部管理,改变销售方式。 去年上海的老凤祥公司销售达到106亿元,老庙黄金公司销售47亿元,这些都是在创新销售中实现的;还有网络销售愈发成熟,钻石小鸟等大品牌基本形成,去年钻石小鸟的网上销售达3.12亿元,网络销售已经抢占了不小的份额;电视直销小试牛刀,受到上海市民热捧,老庙黄金创下了在一个晚上的45分钟里销售金条超千万的奇迹;市场进一步细分,为白领、时尚人士和社会名流服务的会所型、咖巴型和五星级宾馆型等专业销售场所开始出现:来自美国的“美饰迷人”尽管开在外滩一幢办公大楼的六楼,却从不担心没有顾客光临;来自北京的恒泰大通公司去年9月又在上海金茂大厦的2楼开出了投资型金店,以透明合规、诚信和谐、专业热情、务实创新的经营理念,实行全国连锁金店的“通存通兑”等一系列创造性做法,把国际先进的黄金投资理念和交易模式植入到中国市场;上海本地的一家公司在淮海电影院旁边的一幢大楼的4楼开了一个“加持沙龙”。而老凤祥的福佑路旗舰店三楼的精品汇和老庙黄金年底在豫园商城内新开的LM概念店更是把我们上海本土品牌的的店面形象、商品档次、商场陈列、服务品质等诸方面都上了一个台阶,为上海黄金珠宝业的升级换代带了一个好头。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天上海黄金珠宝市场上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即企业在销售网点的铺设上更加注重与大型百货商场的结合,哪里开了新百货,哪里就有金店进入。像老凤祥、老庙黄金、中国黄金这样的大型连锁型企业,已经改变了之前单纯依靠专卖店扩张的经营战略,在巴黎春天、东方商厦等百货商场里迅速铺设专柜,如中国黄金上海黄金公司仅在今年上半年就在上海开了10家网点,这个速度是惊人的。这也表明,面对珠宝行业日趋激烈的竞争,放弃专卖店选择专柜,寻求更低的经营成本和更加迅速的扩张,正成为大企业扩大市场份额的重要战略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