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遭遇金融危机瑞士黄金精炼业兴旺
 
环球采风  加入时间:2008-12-29 10:24:58  宝玉石周刊

  本报综合讯 金融危机冲击下,瑞士投资者开始回归最原始保值理财产品——黄金,国内黄金精炼业因此再次兴旺。
  与不少大公司裁员相反,瑞士一些黄金精炼厂扩招员工,加班加点炼金,以满足市场需要。

◆产品供不应求

  瑞士虽然不是产金大国,却是精炼黄金的天堂,知名精炼厂商云集。
  世界三大贵金属精炼厂之一的Argor-Heraeus就是其中一员。它每年的黄金加工量为350吨至400吨,白银加工量约为350吨。
  在Argor-Heraeus邻近阿尔卑斯山的厂房内,融化的黄金犹如闪闪发光的黄油,冒着热气。工人用水冷却,倒入模具定型,最后给制成品打上工厂认证标志。
  车间主任伯恩哈德·施内勒曼介绍,去年中期以来,黄金制品生产量剧增,销售火暴,供不应求。“我从事黄金加工30年来,从没遇到过这样的事。”施内勒曼说。
  由于订单众多,客户如果计划购买重10公斤以上的金砖,将不得不等待近1个月时间。购买金币或金锭,也要等待近1周才能拿到现货。

◆加班加点生产

  其他精炼厂商也感受到旺盛的市场需求。
  另一家贵金属精炼厂Pamp的安全负责人菲奥伦佐·阿尔比尼说:“夏季以来,特定品种的黄金制品需求量猛增,1公斤重金条非常受欢迎。”
  按照他的说法,人们以往多选择买债券,但现在首选黄金。
  面对客户不同需求,Argor-Heraeus精炼厂不得不开足马力,最大限度地炼金。
  施内勒曼介绍,工厂工人现在分为3班,每班工作8小时,厂房24小时不停工。

◆“最后保有资产”

  世界黄金理事会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全球黄金投资热情。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始储备黄金,个人和其他投资者也购进黄金,以备万一。
  按照世界黄金理事会的说法,印度和中东等地仍是世界最大黄金进口地,但黄金热也在欧洲兴起。
  在零售投资市场上,2008年第三季度的黄金购买量增加121%,构成推动市场黄金热销的重要因素。
  在私人银行业最为发达的瑞士,2008年第三季度金条和金币需求量猛增6倍,达到21吨,超过欧洲其他国家。
  苏格兰皇家银行金属分析师斯蒂芬·布里格斯说:“黄金会给人可以作为最后保有资产的印象。这种想法可能老套,但却是不少有钱人的想法。”

关键字 
环球采风 相关文章
昌龙

网站导航: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昌龙网络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