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中国钻石业成为印度新挑战
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优势凸显
环球采风  加入时间:2009-6-22 10:34:00  宝玉石周刊
      本报综合讯 印度在钻石业领域已经开始面临来自中国的新挑战了。印度《商业旗帜报》6月15日载文指出。
      尽管钻石行业并不是中国传统的商业范畴,但是中国在过去20年间已陡然成为钻石贸易领域一支令人敬畏的力量。它已经成为世界上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钻石加工中心。
      据中国政府统计,自2003至2007年间,中国钻石年均加工贸易量达300万克拉。中国目前有80多家钻石加工企业,雇佣着近3万名员工。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最新分析报告预测说,到2015年,中国在全球钻石加工行业中所占的比重将达到21.3%,而印度所占份额将从目前的57%下降到49%。
      不过,中国的加工成本高于印度。据估计,中国加工一克拉钻石需17美元,而印度只需10美元。尽管如此,中国工人的熟练程度和训练程度都高于印度,从而弥补了成本上的劣势。
      2006年是中国钻石贸易飞速发展的一年。当年,中国政府废止了未加工钻石的增值税,并将抛光钻石的税额从17%减至4%。据上海钻石交易所统计,2006年下半年,中国成品钻石进口额比上年同比激增了194个百分点,总价值达1.47亿美元。
      位于比利时安特卫普港的一家名为Jayam NV的印度钻石公司,分别在中国山东和泰国设立了分公司。公司老板米希尔-沙阿在解释自己为何不在印度设立分公司时说:“我们只经营可锯钻和高端产品。印度缺乏我们所需的专业知识。”他还补充说:“中国工人更加训练有素,生产率也更高。这也许和他们近乎普及的识字率有关。”              
      犹太裔钻石商Abraham Pinkusewitz认同这一观点。Pinkusewitz钻石同样选择在中国设厂而不是印度。“你到这两个国家分别去看看。就知道它们的区别了。”他说,“印度工厂规模小,效率也不高。和中国工厂的规模和专业化是无可比拟的。”
关键字 
环球采风 相关文章
昌龙

网站导航: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昌龙网络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