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工作重点:首先要消化市场存量,创新适销产品;其次是要抵制价格战、发力品牌营销;再次要减少噱头炒作、整合资源实干;最后应做好教育培训、提高珠宝业界整体素质。
一、我国珠宝行业2015年之态势
1、新常态孕育更大的希望 2015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即使只有7%,经济增速仍是世界最快的国家,一年8000亿美元左右的GDP增长量,也是全球体量最大的。就是说,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大形势没有改变,实现两个百年中国梦的基础没有改变。我国作为世界上珠宝制造和消费大国的地位没有变,人们消费珠宝的能力和欲望越来越强的趋势没有变。 2、珠宝产业的新常态 2014年珠宝市场低迷,与其说与社会经济大环境有关,不如说是过剩危机与创新乏力使然。珠宝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前景,要靠转型升级去缔造,要靠求异创新去驱动。珠宝行业势必要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特征的新常态,理性化、差异化、文化化或将成为珠宝行业常态化的重要取向。 在慢下来的增速中,珠宝企业无论是被迫的、还是主动的,都在寻求一种理性化的发展方式,从靠机会到靠实力,从靠规模到靠质量,从靠运作到靠产品,或许是一个不得不走的路径。而消费者随着不断的成熟也会更加理性,“不求最好,但求最贵”,“不重品质,便宜就好”,“跟风消费,愈涨愈买”等消费行为将会大大减少。 同质化是珠宝行业重遭异议的老问题,然而却也是市场供不应求下的必然产物。在供大于求的市场竞争中,差异化是重要的出路。差异化的产品,不仅是适应消费市场多元化的客观需求,也是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追求的主要途径,更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差异化发展,同样也是市场成熟、产业成熟的重要标志。 3、珠宝零售产品的变化 2015年的珠宝销售市场,总体上会是审慎乐观的,5000亿元的大盘子或将还会扩大,但在品种上可能呈现三升三降的趋势。 (1)传统金饰、钻饰以及彩宝饰品等持续稳健增长。每年1300多万对新婚以及节庆、婚庆、生日、寿辰等刚性需求依然强劲。2015年元旦当天,北京菜百卖场销售同比增长10%以上,假日三天销售5.2亿元。 (2)与宗教有关饰品及其衍生品市场份额将明显增加。庇佑、祈福是百姓生活中重要的精神诉求。宗教题材的饰品与雕件仍然占据市场较大份额。琥珀、珍珠、玛瑙、砗磲、水晶等市场销量将会增加。 (3)个性化首饰、情感人文产品销售会有所增加。设计新颖、款式独特,寓情于物、触动人心的产品,特别是大师的作品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众多独立设计师、定制工作室的兴起,将会助推个性化产品市场的发展。 (4)翡翠市场依然不见好。缅甸北部不断的军事冲突,使得翡翠源头降价不太现实。我国翡翠成品市场存货较多,大多商家因高位成本也不会轻易降价,即使部分店铺关门,货品也是在业内流通。玉石市场较多品种的供应,也将促使翡翠市场难有起色。 (5)黄金礼品市场不看好。由于黄金的货币属性,人们习惯于将黄金礼品等同于钞票。在持续新常态下,传统的黄金礼品市场将会锐减。而多数机构对黄金大幅涨价的预期不高,也将导致黄金投资、收藏的热情难以激发。 (6)珠宝单店销售额将普遍难以上升。尽管中宝协多年来一直在讲,珠宝市场零售网点严重过剩,但是,2014年店铺增加的数量还是不少。2015年,整个珠宝零售市场大幅提升概率较小,单个店铺销售额持续下降难以避免。
二、2015年珠宝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对于珠宝行业来说,消化市场存量、创新适销产品,抵制价格论战、发力品牌营销,减少噱头炒作、整合资源实干,将是珠宝市场筑底回升的重要途径。 1、消化市场存量、创新适销产品 有人估算,目前珠宝成品市场的库存量总价值有数万亿元,依现在市场的消费能力,恐怕几年也卖不完。这些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甚至相当一部分工艺粗糙,为这些产品寻求新的销路或改款升级,让存量变成消费量,让危机变成生机,应属当务之急。 新常态下,人们对珠宝需求的欲望和能力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淘汰老旧产能,通过材料、设计、工艺等创新,开拓新的增长点,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首先,进一步发掘珠宝玉石新材料,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大力倡导拒绝生产、销售、佩戴染色材质的饰品,以适应人们环保的需求。第二,积极倡导、保护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自觉抵制盗版、仿制等产品生产和销售,以促进产品差异化的发展。 2、抵制价格论战、发力品牌营销 价格竞争虽然是我们珠宝行业现阶段不可回避的重要竞争手段。但是价格战,不仅会伤及企业自身的利益,更会扰乱市场,降低消费信心,影响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促进以创新为核心的差异化发展,走出企业产品、营销模式等同质化的圈子,降低价格战开战的基础。 品牌战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渠道。我国珠宝行业本土的驰名品牌,与国际及香港珠宝名牌相比较还有一定差距,在消费者心中,不仅缺少企业的文化定位,同样也缺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产品。发力品牌营销,最重要的还是要开发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产品,并且能把社会主流文化、珠宝文化、企业文化融入到产品中去,形成核心竞争力,得到消费者的信赖。 3、减少噱头炒作、整合资源实干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炒作新品种、炒作资源短缺、炒作投资增值、炒作打折促销、炒作拍卖价格、炒作眼球效应、炒作营销概念等等,的确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也获取了市场暂时的火热。但是,随着珠宝知识的不断普及,随着消费者不断成熟,越来越理性的消费者对各种炒作变得冷静了。 未来企业将很难再搞单打独斗,再搞大而全、小而全了。精细化发展,突出一技之长,整合资源,合作共赢,将是企业发展壮大、做强做久的重要方向。有资金的,有渠道的,有平台的,有设计能力的,有加工技术的,企业相互之间强强联合,这将是行业过剩危机下最大的机遇,也是最好的出路。 4、做好教育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人才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支点,教育培训是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2014年,中宝协对我国珠宝教育现状做了一个专题调研,全国大约90所珠宝学历教育的学校,每年为行业输送七八千名的专业人才。北京珠宝研修学院作为珠宝行业人才再教育的专业培训机构,2014年各类培训达3100多人次。 珠宝是一个文化产业,本身需要文化的创新发展。对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设计人员、销售人员,甚至消费者都需要一个素质与能力再提高的过程。只有珠宝行业从业人员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更好地适应不断成熟的消费者需求,也才能更好地促进行业的产品、文化、服务、模式等方面的创新。因此,积极学习、善于学习,不断进行自我再教育也是大势所趋。 2014年12月中旬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5年要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我们确信,国家经济稳增长的大趋势不会变,我们感到,稳增长的压力也会很大。因此,我们珠宝企业,还要审时度势,勇克时艰,锐意创新,厚积薄发,用耐心与智慧去拥抱珠宝行业美好的明天。 (作者在2015年全国秘书长会上的讲话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