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地方标准阿拉善玉》的正式实施,不仅对阿拉善玉的质量管理、质量检测提供技术数据支撑,规范阿拉善玉的等级划分和品种分类,同时将使阿拉善玉的产、学、研逐步标准化、规范化

本报讯 刘书兰 王华报道:3月31日,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人民政府、内蒙古技监局在北京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宣称:《内蒙古地方标准阿拉善玉》3月15日起在内蒙古自治区正式实施。“该标准的颁布实施,使阿拉善玉产品有了规范性技术标准,对阿拉善玉分类、技术鉴定、商业加工、市场监督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将提升阿拉善玉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积极促进阿拉善玉健康有序发展。”阿拉善左旗人民政府旗长戈明在发布会上表示。 《内蒙古地方标准阿拉善玉》规定了阿拉善玉的定义、特征、鉴定、命名及分类、分级、工艺要求、检验规则及标识等,具有鲜明的特色和很强的适用性与可操作性。 据介绍:《内蒙古地方标准阿拉善玉》是阿拉善左旗人民政府2011年委托中国地调局西安地调中心编制的阿拉善玉产业标准,该标准于2013年4月立项,2014年7月通过专家评审,2014年12月15日由内蒙古技术监督局正式颁布,并上报国家技监局备案。《内蒙古地方标准阿拉善玉》的正式实施,不仅对阿拉善玉的质量管理、质量检测提供技术数据支撑,规范阿拉善玉的等级划分和品种分类,同时将使阿拉善玉的产、学、研逐步标准化、规范化。“阿拉善玉终于有了自己的‘身份证’”戈明感慨地表示。 据介绍,阿拉善玉源于亿万年前的火山爆发,经过地质变迁和日晒风蚀等自然作用,使其形成绚丽斑斓的色彩、温润细腻的质地、一石多色的特性。近年来,经国内外玉雕大师的精雕细琢,每一件阿拉善玉雕作品都形态各异、精美绝伦、栩栩如生,备受宝玉石爱好者的垂青和关注,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并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市场前景。 “为了做大做强阿拉善玉产业,2005年以来,我们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届阿拉善玉·观赏石文化旅游节,打造了‘奇石一条街’、石博园等众多奇石交易市场,正在建设的阿拉善大漠奇石文化产业园总投资21亿元,占地面积130多万平方米,建成后将形成集奇石加工、交易、展览、拍卖、旅游及观光为一体的园林式奇石文化景观园。目前,全旗从事阿拉善玉经营人员达4万人,年交易额达数亿元,初步形成了阿拉善玉的全产业链。”戈明说,“2015年9月25日,我们还将承办2015海峡两岸赏石文化交流展,同时继续举办阿拉善玉观赏石文化旅游节。随着阿拉善玉‘中国观赏石之城’知名度的提高,阿拉善玉必将成为带动阿拉善左旗经济社会和旅游业发展,城乡劳动者增收,全民就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