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番禺搭建校企对接平台 破解珠宝人才紧缺难题
拟将中国联络站落户金俊汇交易中心
行业资讯  加入时间:2015-11-17 9:37:05  宝玉石周刊
      本报讯 周慧民报道:为解决番禺珠宝行业人才紧缺问题,最近,广东省人才服务局、广州番禺人才交流管理办公室、沙头街珠宝首饰产业推进办公室、广州番禺贸促珠宝产业服务中心等单位在番禺区大罗塘番禺博物馆举行了“广东省急需紧缺人才珠宝首饰产业校企合作对接座谈会”。本次对接会,200多家企业提供应聘岗位2000多个,3000多位求职者参加了活动,多家番禺区珠宝企业与珠宝学院签署了校企合作备忘录。
      沙头街珠宝首饰产业推进办公室主任陈智驱认为,番禺珠宝已被纳入广州市十大特色产业和广州市新型城市化发展100个重点项目之一。在当前“互联网+”的风口上,珠宝产业要实现跨越发展,人才培养是转型升级的重中之重,特别是产业工人是“最后一公里”。如何让大学生热爱珠宝行业,从基层做起?如何让大学生脚踏实地练好基本功?活动中,院校方、企业方代表从人才培养与输出、就业观、劳动观、价值观的养成,市场需要与就业技能的匹配等多方面进行了充分沟通。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珠宝学院院长金军认为,政府搭台,学校唱戏,落地推进,能调动校企的积极性。行业提出要求,教学计划能结合企业实际,从源头做起,让企业参与教学实践中,有助于学生的能力提升。同时,学校为行业从业人员的学历教育提供解决方案,校企对接必须双赢才能长久。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学院副院长袁军平结合番禺职院的办学历程,提出地方院校的校企合作必须更好服务企业,走工学结合,走科技服务之路,职业教育与企业要协同,要“零距离”。番禺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第一所大专珠宝学院,有14年历史,有珠宝设计、工艺技术管理、市场营销三大专业,每年有300名毕业生,生源70%来自广东,毕业去向大都到珠三角。
      雅和(广州)首饰有限公司代表马承阳认为,校企对接有点像“谈恋爱”,有磨合期与蜜月期。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与企业需求还在一些差距:学校的学生理论多,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实际操作能力弱、实际经验少。为了缩短差距,马承阳建议:一是按企业需求安排教学,实操训练,岗位对口;二是从企业引进技术人员进校做指导老师;三是在学校营造像企业一样的环境,摸拟实战。对企业来说,尽可能安排有经验的师傅去学校做行业导师,多给学校提供教学设备仪器。
      元艺珠宝公司代表白东辉认为,中国制造应向德国制造学习,大力发展双元制教育。双元制中的一元指企业,另一元指职业学校,即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把职业技能和工艺知识教育同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相结合,根据企业的需求量身打造未来工人应该有的技能。目前,一些珠宝设计的学生认为,毕业之后进入企业就是“白领”,不愿放下身段,不愿去车间,不愿学加工技术,为艺术而艺术,不知道艺术品首先是商品。
      六福珠宝人力资源经理郑亮珊认为:理想丰满,现实骨感。自2005建厂,目前六福珠宝有3000多员工,生产环境在珠宝业是一流的,但今年订单减少,业绩下行,去年招聘员工近2000人,今年只招了500人。过去打一个招聘横幅,应聘的人就会排成长队的现象没有了。六福招聘的团队仅有5个人,全部靠自己发传单,做地推。现在招聘压力很大,思考如何突破,如何做好校企对接?这次政府、行业协会、人才市场非常前瞻性举办座谈会,非常接地气。
      据悉,广东各珠宝学院2016届毕业生满足很多企业的用人需求,到场的珠宝求职学子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关键字 
行业资讯 相关文章
昌龙

网站导航: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昌龙网络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