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戒骄戒躁 专心治玉
 
行业资讯  加入时间:2015-11-30 15:38:10  □ 焦国涛

金玉良言

      当下我国玉雕产业空前繁荣,一些优秀的玉雕人才脱颖而出,创作出了很多极富价值和文化内涵的新时代玉雕精品,为我国珠宝产业的提升起到很大推动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现象,有的玉雕从业者仅凭几件玉雕精品,俨然成了玉雕大师,加上自己不断的炒作,堂而皇之成了知名的玉雕大师,自己也不自觉的飘飘然起来,认为谁都没有他技艺精,谁都没有他有文化。这种骄傲自满、夜郎自大的心态对玉雕行业产生很大负面影响,也会将自己推向更加目中无人的境地。
      前不久和北京一知名大学的教授聊天,因是多年好友,他向记者讲述了最近遇到的一件尴尬事情。一位业内比较知名的玉雕大师,想要出一本玉雕精品集,慕名找到他为本书写序,这位教授很是谦虚的答应了,毕竟是大师相求,他也不好意思推托。这位教授花了很大功夫,从玉雕设计、文化和市场等方面写了一篇序言,文字精炼,朴实无华,尽显功力。没想到这位大师看后,非常不满意,认为序言“过于浅薄,人人都能看懂”。这位大学教授从教几十年,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他问这位玉雕大师,“难道让别人都看不懂的序言,才是好序言?”这位大师说:“就是这个意思,别人看不懂,并且语言华美,这样显得更有文化。”听大师所言,教授不再多说,就婉言谢绝,礼貌的送大师出门。
      其实教授对这位大师多少有一些了解,有几件玉雕作品还是不错,初中没毕业就开始学玉雕,从业十几年,功力练得还算可以。不知怎么回事,他的几件作品在国内的玉雕行业评比中,得了几个奖项,自己也就成了玉石雕刻大师。其实这也无可厚非,大师就一定要有拿得出手的作品,有独特的雕刻技艺。但目前来看,这些大师最缺的不是技艺,主要是文化水平偏低。文化水平偏低成为制约玉雕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很多玉雕从业者都是以师徒传承的方式学习技艺,很多玉雕师傅初中没有毕业就开始学习玉雕技艺,经过多年历练和老师的指导,玉雕技艺有很高的造诣,由于文化水平较低,他们很难创作出创新的作品,大多数都是以传统题材为主。玉雕产业要想整体上一个台阶,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的提升至关重要。
      一件优秀的作品,不但技艺精湛,而且要有文化内涵,更要有深邃的思想,这样的作品才有深度,有高度,才是有艺术价值的作品。玉雕大师一定要作出表率,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专心治玉,多出精品;刻苦学习和挖掘中华深厚文化,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成为新时期德才兼备的玉雕人才,成为人们敬仰的玉雕大师。

关键字 
行业资讯 相关文章
昌龙

网站导航: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昌龙网络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