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精美绝伦独山玉 千秋美食煮肥羊
—— 玉雕大师江广森新作赏析
拍卖收藏 加入时间:2008-5-5 14:04:25 □ 刘 畅
台北“故宫博物院”内珍藏着一件用玉石雕刻而成的“红烧肉”(亦称“东坡肉”),有皮有油,十分逼真,肉皮上的小毛孔清晰可见,被公认为中国玉雕艺术中登峰造极的稀世珍宝,成为台北“故宫博物院”三大镇馆之宝(翠玉白菜、红烧肉、毛公鼎)之一。“红烧肉”是清代玉雕“肉形石”,堪称中华民族的瑰宝。然而,当你看到了现代玉雕大师江广森先生的新作《清煮肥羊》之后,一定会由衷的发出天外有天、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感慨,更会自豪地说:中华玉雕精品在大陆!
《清煮肥羊》是用中国四大名玉之一的独山玉精雕而成,是江广森大师历经七个春秋冬夏、用心血和汗水浇灌出来的丰硕成果,融注着制作者的奇思妙想和巧夺天工的雕刻技法。
一
提起江大师的新作,还得从七年前说起。那是2001年的春天,在独山玉产地,风景秀丽的独山脚下,一座简朴的农家小院里,江大师和一位玉矿主面对一堆很不起眼的“石头”,时而亲切交谈,时而露出会心的微笑,两人都有一种知音之感。
原来,这堆被厚厚的风化层和泥土严严实实的包裹着“石头”在这个农家小院已经静静地躺了多年而无人问津。而这位有着多年采玉、相玉经验的矿主,凭直觉判断,这堆外表十分粗糙的“石头”里面藏着上好的玉石,只是苦于知音难觅,老矿主听说江广森在相玉、琢玉方面有许多传奇经历,就慕名托人邀请江大师前往观看。
真可谓“英雄所见略同”,江大师看到这几块石头,眼睛为之一亮,兴奋之情难以掩饰。这不是自己多年来“梦里寻她千百度”的独山玉中的籽石吗?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种玉料非常稀缺,它们在历经大自然的风刀霜剑之后,因长时间自然风化,形成厚厚的“皮”,常常被人们当作劣质玉料而弃之不用。早在1988年,独山玉研究专家、南阳师范学院江富建教授就发表了“和氏璧”有可能是独山玉石的论断,那价值连城的“和氏璧”不也曾因包裹的厚厚的“皮”而不为常人所识吗?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江大师凭着自己的一双慧眼,断定这堆“石头”中蕴藏着奇迹。江大师认为,相玉、琢玉有些时候也是一种缘份,多年来的追寻,这次他与独山玉的籽料缘份到了。他以超乎寻常的价格买下了这几块玉料,为此,江大师当时曾遭到了一些所谓“行家”的讥笑。
“石头”被江大师小心翼翼地运回家。在解料的当天,有许多人前来观看,其中不泛玉雕界所谓的“行家”。玉料解开之后,在场的人无不咂舌惊叹,这些其貌不扬的“石头”里面包裹的是独山玉中的极品,它们褐白相间,白的如羊脂,褐色如鲜肉,十分俊美!
二
对于玉雕艺术来说,无论怎样优质的玉料,如果没有超凡的创意设计和上乘的雕工,也难以成就一流的作品。切割好的玉料在江大师的案头一放就是两年多,他苦思冥想,魂牵梦萦。真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经过长期的审慎思考、描画,江大师把其中最大的一块设计成一只完整的清煮肥羊,把几块小的设计成白水煮鸡、肘子、猪蹄、拌凉皮、花生米、烧蘑菇等农家小菜。
在题材确定下来之后,江大师在众多弟子中精心挑选五位高徒,开始了艰辛的雕琢工作。成功的果实是用心血和汗水浇灌而成的。历经了四个春秋冬夏,2007年年底,他们先后完成了《清煮肥羊》和《千秋美食》两组作品的雕刻制作任务。
《清煮肥羊》是一只放置在白色椭圆型盘子中的水煮全羊,盘子与羊由一块玉料雕琢而成,让人一看就馋涎欲滴。在《清煮肥羊》的制作过程中,他们曾观摩了十多只水煮羊,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他们与水煮羊一起度过。江大师的一位弟子说:“雕琢《清煮肥羊》老师熬红了眼睛,费尽了心血,体重由原来的八十多公斤降到了现在的七十五公斤。我们几个弟子一闭上眼,满脑子尽是水煮羊!”
《清煮肥羊》中的“肥羊”与现实生活中的一只羊大小相关无几,一根白色的脊椎骨由头部直通尾部,水煮后的褐色精肉与雪白雪白的脂肪凹凸有致地连在一起,肉色纤维的纹理结构自然,细密相扣,纵横舒展,层层宕宕,节奏分明,非常清晰醒目。肥羊腿部肉的大小、腿骨的长短以及颜色的运用都设计非常精确,尤其是腿骨缝之间的筋历历可见,十分逼真。看着这块大、自然、肉嫩、膘肥、脂白、油厚的“肥羊”,肉与油上用刀剔除肋骨后留下的痕迹,还有那肉与骨头上清晰可见的脂肪薄膜,一方面令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造化,另一方面更让人惊诧于艺术大师们的鬼斧神工!若非亲眼目睹,实在让人难以置信,一块冰冷的石头经过大师们神奇创造之后,竟然成为千秋美食“清煮肥羊”!
这两组作品绝妙之处还在于它们对独山玉的俏色运用,自然天成,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境地,真可谓“假作真时真亦假”!
江大师这些作品的问世,打破了长期以来独山玉雕只做山水、花鸟、人物、器皿等的传统,它们融西方现代雕塑手法与中国传统工艺为一体,是江大师长期以来追求玉雕艺术的当代性价值与美学意义的最好体现。
三
在《清煮肥羊》的制作过程中,江大师曾经在日记中这样写道:“玉雕创作主题要贴近社会人生、贴近现实生活。我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昔日的美味只能在梦里,而今为世人奉献丰美的‘佳肴’,我愿千秋万代、芸芸众生不再受饥饿之苦,不再为美食而梦!”其实,某种程度上说,这也代表着我们这些出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前后许许多多的人们共同感受。
谈起创作《清煮肥羊》的缘起,江大师笑着说:“昔日大唐无瘦马,而今盛世皆肥羊。党的富民政策好,作为玉雕艺人正值盛世,就要为后人留下具有当代意义与价值的作品!”江大师朴实的语言道出了广大人民的心声。
四
“清水薪火”煮肥羊,七年艰辛非寻常。2008年新春伊始,在中国首届南阳独山玉“神珑杯”展评活动中,《清煮肥羊》一举夺魁,获得金奖,得到了参加评奖的中国宝玉石界知名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
年近八旬的亚洲珠宝联合会主席、著名国际宝玉石专家李劲松先生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老先生挥毫写下:
“精美绝伦独山玉,千秋美食煮肥羊!”
关键字
拍卖收藏
相关文章
【网友投稿】
【论坛交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网站导航:
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诚聘英才
|
服务项目
|
网站地图
|
网上书城
|
联系我们
|
网友投稿
|
设为首页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
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
昌龙网络
(
B2B
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