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九州欢腾”牙雕亮相北京
拍卖收藏 加入时间:2009-10-26 10:29:36 宝玉石周刊
本报讯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历经两年策划、设计、制作的工艺珍品——象牙雕刻作品“九州欢腾”,近日,在北京王府井工美大厦展出。
“九州欢腾”以我国30处世界文化遗产为背景、56个民族欢歌载舞为主体,人物生动,风景秀丽,二者浑然一体。天坛祈年殿与布达拉宫近在咫尺,云冈石窟和苏州园林比邻而居……敦煌莫高窟、曲阜孔庙等风景名胜形象逼真,代表56个民族的人物分布牙雕两侧,栩栩如生。
据了解,从前年开始,为了迎接祖国六十年华诞,十几位工艺美术师就开始着手策划这个作品,从创作到最终雕刻完成用了两年多时间。作品将观赏性和艺术性完美融合于一体,以象牙雕刻艺术特有的细腻、优美,为祖国母亲呈送最美好、最真挚的祝福。
“九州欢腾”采用一根重50公斤,长200厘米,高51厘米的象牙王雕成,加上底座的尺寸长220厘米,宽68厘米,高66厘米、重量达到160公斤。
牙是大象身上最坚固的部分,光洁、耐用,珍贵程度可与宝石、玉石媲美。因此,象牙又有有机宝石之美誉。而象牙雕刻艺术品,以坚实细密,色泽柔润光滑的质地,精美的雕刻艺术,备受收藏家珍爱,成为古玩中独具特色的品种之一。牙雕,古老的传统艺术,因牙材自身的品质感和其高洁的美感,成为中国特种工艺美术的一部分,由于它工艺复杂且具有相当的难度,一般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承传。
我国的象牙雕刻和象牙制品起源非常早,约在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最初的象牙制品只是一种实用工具,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出现了装饰用品,并成为牙雕工艺的主流。早在商周时代,我国的牙雕工艺就极其发达,后历经汉、唐、宋、元、明代,牙雕工艺更为精湛,清代,是牙雕工艺的鼎盛时代。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象牙刻花小盅、象牙鸟形匕首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牙雕制品。在山东大汶口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有象牙镂雕刻筒、象牙梳、象牙珠、象牙管等精美工艺制品。新石器时代的匠人们已经懂得使用阴刻、镂雕,甚至圆雕等种种技法来表达他们的意念。
关键字
拍卖收藏
相关文章
【网友投稿】
【论坛交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网站导航:
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诚聘英才
|
服务项目
|
网站地图
|
网上书城
|
联系我们
|
网友投稿
|
设为首页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
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
昌龙网络
(
B2B
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