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玉雕创作流露纯真情感
—— 访台湾玉雕大师叶金龙
人物访谈  加入时间:2009-8-17 10:54:14  □ 本报记者 耿畅 王莉娜

       用建筑力学的表现手法,展现出巧夺天工的雕刻技艺;通过对弱小生物的诠释,来强调对生命的尊重;对艺术执着地追求,让他的作品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他就是台湾著名的玉器雕刻大师叶金龙先生。7月29日,记者在北京采访了叶先生。带记者参观了他的几件新作之后,叶先生请我们落座,面前是墨绿色石头的茶盘,他亲手泡茶,琥珀色的普洱沏在小巧而精致的茶杯里,散发着淡淡的幽香,一种亲切而古朴的感觉扑面而来。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从业二十余载,功成名就之后,叶金龙仍是这一句话。农民的身份对他的作品影响深远,细品他的几件代表作,均透露着浓郁的田园气息,一花一草一虫,都是那么遗世独立和纯然天成,体现着自然的轻灵与悠远。他的玉雕手法自成一体,在传统的圆雕、镂空雕和薄玉雕等技法之上,把持最顶尖的微雕工具,长期研究测算,将建筑力学应用其中,巧妙分布、构图,在静态之中,动态张力呼之欲出。因此,他的作品中,如蝼蚁触角,枝叶茎脉,抑或是虫虫肢体翅翼,无不精致细腻,妙到毫巅,即使细薄至0.1cm之下,也依然可以承受抛光打磨。神乎其技,巧夺天工。超薄、细、透、长的雕镂,使得同业人士对大块大块镂刻而下的废材,大呼可惜。然而叶金龙,正是相异于传统玉雕技艺迁就玉材的工艺理念,他所求是艺在形先:“艺术品的价值,在于它的思想性。”他的作品曾经几次出入香港佳士得和苏富比拍卖,收藏者包括香港首富李嘉诚等名人。如今,叶金龙的玉雕已经成为一种符号,不需见作者本人,见作品即知道出自他之手,“形”与“神”的界线,仿冒者是不能超越的。
      叶金龙创作的另一个主题是爱情,正如他本人所说:“爱情是人类永恒传诵的主题。”蝴蝶不只一次的出现在他作品里,或翩跹起舞或安静伫立,通常是一对,缠绵悱恻到极至。他本人也有比较浪漫的爱情故事,与出身富贵之家的娇妻经过重重阻隔,两个人坚持到底,才订下了今生无悔的同盟。在他的心底,爱情永远是最细腻的表达,是最强大的精神支撑。
      玉雕创作好比艺术创作,反映的都是作者内心感触最深的地方,也展露了作者真实的心性。早年接连遭遇亲情变故,佛理让叶金龙参悟大爱真义,适逢玉石机缘,便决定用中国传统美玉,记录他对亲情、爱情以及友情的体会感动。他赢得天工奖的作品《无悔的幸福》,碧绿的枝蔓上,两只虫虫挚情相随,就是刻录他与太太多年的爱与情。而多年的参禅,又让他逐渐抛弃年轻气盛的尖锐极端,我执之心在亲近众人的浑圆玉琢中,日益消弭,雕玉的意愿,亦从最初的记录,更迭出一份责任之心——藉借叹为观止的造型技法,引人耳目,再借着众人关注,一同来领悟自然、生命之喜悦,回归环境、生态之本初。于是他的作品,处处流露禅机,大爱小情,尽融其中。一花一世界,他的每一件作品都流露着生命中最纯真的情感,他也从创作中体会到无限美好的世间桃花源。纵观叶金龙的作品,触摸他扎扎实实的艺术耕耘,那是一种宁静淡泊的心境,正如他的雕刻心语所言:“纯真赤子心,清净勤修禅;慈悲生智慧,天趣自开怀;世间名与利,淡泊不期待;恒心加毅力,成果且随缘。”

关键字 
人物访谈 相关文章
昌龙

网站导航: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昌龙网络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