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唯有源头活水来
—— 设计师程学林“寻根文化”的创作感悟
人物访谈  加入时间:2010-11-16 10:42:41  □ 本报记者 王莉娜 赵林娜

      如果把珠宝行业比作一个大花园,程学林绝对是其中的一朵“奇葩”。他酷爱首饰设计,但从不考虑作品在市场会“值几许”;他喜欢宝石,但似乎更偏爱木质、金属、石头等这些其他设计师弃用的材质;他也很关注流行动向,会看电视上原汁原味的T台最新发布会,但他的作品常因含有过多的艺术成分似乎总与潮流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他之所以会设计出这样、那样的作品,完全是出于他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自己最新的情感需要表达、又或者是他在近期迷恋的《说文解字》、《法华经》上有了对文化的新发现……总之,这一切作品都与当下市场上最热销的产品无关,不是很对当下“时髦男女“的口味。
      但,就是这样一个闲适中附有执着,寂寞里又带有充实,看起来很“自我”,其实内心一直瞭望和关心着整个行业发展走向的人,总是用设计简洁而蕴含深厚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作品给我们带来惊喜,用新颖独到的观点及不厌其烦呼吁的态度给我们带来感悟和启发。

从心查言  设计要从“意”开始

      程学林认为,无论设计任何作品,首先要有“立意”。“所谓‘意’,从心查言知意也。你要有自己的想法,加入自己的认知,玩出自己的新意。那么接下来就是把这种想法用合适的材质进行有序的排列组合。当然,这个组合的过程实际上是设计师对自身积累的文化的整合过程。一件好作品的设计,总是需要设计者本身掌握广博、系统的知识,并能够整体、系统的去把握自己的设计理念。”程老师滔滔不绝,“有了自己的‘意’,才能做出真正属于自己风格的产品。模仿抄袭从来不是捷径。就算你模仿别人的技术再熟练,也只是在为别人做广告,自己顶多是个‘熟手儿’而已。”
      程老师可不是光说不练的“主儿”,他设计的作品都是从“意’’出发。让人觉得既有意思又耐人寻味。比如,他根据儿时记忆设计的“小老鼠上灯台”,作品呈现的是一只活泼俏皮、将尾巴高高翘起的小老鼠,其背部驮着一支用异形珠做灯焰的红艳蜡烛,将儿时歌谣里“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够不着……”的场景活脱脱的放在了观赏者眼前;而戒指“一池草色”的灵感则来自明朝刘基的诗句“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一只异形珠做成的白色青蛙,盘踞在用黑色树籽做成的戒托上,前两爪腾空,跃跃欲跳,画面虽然简洁,但妙趣横生,引人无限遐想……
      对这些明显带有中国印记的设计作品,程老师有自己的看法:“我们就是要做出自己的东西,不能光去模仿米老鼠和唐老鸭,我们中国也有自己‘偷吃油的可爱小老鼠’。作为中国的设计师要学会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奥妙,然后用现代的方式去展现,才能有实力在国际上争夺自己的话语权。”

逆流而上 探寻中国文化原点终有所悟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程学林一直在不倦地探索中国文化的原点,终有所悟。程老师始终认为诸如儒家、道家、释家等不同流派的文化之所以能够相互融合,是因为这些文化都有一个共同的“根”,都是从这个“根”里面发展出来的。他发现的这个“根”就是——“易”字。
      “易字,上面一个日,下面一个月,它代表了阴阳、和谐、平衡。《周易·系辞》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易经》以乾坤卦始,万物始生,生生不息。所以,别看这个简单的‘易’字,它代表了简易、变易、不易,传递出了运动、变化、发展之意,是门很深的学问。”
      这种对“文化一定要回归原点”的感悟,对程学林之后的作品设计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他设计的作品“合”,意指姻缘,取义“天作之合”,灵感来自《诗经》中文王要成婚的典故。该吊坠外用方形的红木,中间镂刻有金属做的车轮状圆环,圆环里有一黑一银白两颗珍珠。该吊坠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金、木、水、火、土五行、“方圆”、“阴阳”等文化精粹;而另一作品“怎么办”也颇有佛家哲理。该戒指借“一叶扁舟飘摇在汪洋大海的形象”来暗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哲理,表达了程老师对世界的一种看法。
      这里需要补充的是,程老师所说的“回到文化的原点”,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透彻、深刻领悟及对其系统、整体地把握。正像程老师自己所说的那样,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逆流而上去找寻文化的根,逆流而上很累很孤独,他之所以能坚持,是出于那种近似“自身生命需要”的喜好,他在这份孤独中又自享着精神的充实,所以他一定要搞懂,宁愿去做这个能给人带来启示的“探路者”和“垫脚石”。

中国珠宝品牌要走上国际  既需争名又要争气

      “中国珠宝品牌要在国际上争夺自己的话语权。”这是程学林喜欢反复强调的观点。怎么个争法?程学林认为,既需争名又要争气。“所谓争名,是指要学会主动把自己推出去,现在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竞争如此激烈,就算你有再好的产品,再好的品牌,不通过有效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活动去向外宣传,别人是不会主动找上门的;所谓争气,当然是指我们设计师要融东西方文化而贯通之,要学会多种文化的融合而不是生硬的嫁接,将多方面吸收的营养变成自己的东西,设计出自己的风格,不能一说到咱就让别人想到‘抄袭’二字。”
      当然,程学林同时也指出,这种设计师的大量涌现,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社会、学校、企业、家庭都会在无形中发挥各自的作用。但最关键的是自己本身,所有的外因都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设计师要在社会大环境的历练下,学会有所“悟”,学会整合,这是每一个设计师需要自己独立去完成的事情,谁也帮不了。

记者手记:

创新到底有多难?

      采访时,程老师给我们看了他最近根据济南的书签“再设计”后,制作成的各种挂件。每个挂件或隐藏着一个成语,或暗含着一句诗词,很有画面感,颇有意境。比如:一件隐藏成语“天花乱坠”的挂件上,共分为外、中、内三层,在最里面一层的中间放有一位打坐的和尚,最外面一层以周边布满花朵的佛塔为背景,中、内两层以及挂件周边也缀有多个小花。不知道这个成语最初来历的人多半会“丈二摸不着头脑”,但程老师一解释,保准你如梦初醒,恍然大悟。“‘天花乱坠’的典故源自传说梁武帝时有个和尚讲经,讲的太好了,感动了上天,天上纷纷落下花来。”
      “所谓‘再设计’,就是在别人原来东西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变成自己的另一种东西。”程老师解释说。
      不难看出,程老师的“再设计”本质上也是一种创新。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在创新这个目的地的周围,发散着千百万条不同的路径,我们可以运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但最终都会殊途同归。理论上来说,世界上绝对找不到两个思维、逻辑、想法完全相同的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同的个体,即使看到同样的事物,有过相似的经历,也绝不可能产生完全相同的灵感和感悟,更别说能设计出“高度相似”甚至几乎雷同的产品了。按这种逻辑来推论,一直困扰珠宝行业的产品同质化现象也很好解决,不同公司的设计师只要充分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就可以了。当然,各个企业的领导人及设计师本身首先要有这种创新的意识是基本的前提。试想:一个出发点只想找最快方法赶紧在市场上“捞钱”的企业负责人怎么会愿意自己或让手下的设计师去耗时耗力地开发设计产品呢?然而,真正蕴含精神文化和民族文化创新的产品或作品,注定是需要倾注心血、花费时间、精力才能办到的事情。所以,意识!意识!这种创新的意识很重要。
      当然,除了这种内在的个人因素,我们也不得不考虑其他外在的大环境。中国之所以缺少品牌的领军人物,绝大部分是因为企业没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个性化产品,缺少创造力的设计师的直接造成了个性化产品的匮乏,而有思想的设计师的培养既需要自身的领悟和锻炼,又离不开学校教育和社会创新风气这种外在环境的影响,此外,消费者审美和鉴赏能力能否与创新产品相比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所以,总体来说,中国珠宝行业要想真正摆脱同质化的顽疾,走上创新之路,需要设计师或创作者本身有意识、有能力创新,学校教育要鼓励和培养创新,企业和社会能容忍和倡导创新,消费者要能够接受和欣赏创新。“聚如擎天散如沙”,如果大家都向着共同的目标做出各自的努力,美好的“创新时代”会更早的来临!

关键字 
人物访谈 相关文章
昌龙

网站导航: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昌龙网络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