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珠宝首饰产业取得了很大进步,产值从1亿元发展到近1400亿元,从业人员从2万人发展到300万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翡翠和玉石消费市场,铂金、钻石、黄金首饰消费也居世界前列。随着珠宝行业的发展,依靠科技进步显得日益重要。近日,国家首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段体玉解读了中国珠宝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珠宝产业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珠宝企业不断成长壮大。目前,全国共有珠宝首饰生产企业5000多家,其中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企业达到500家。深圳、番禺、东莞等首饰加工和销售集散地已颇具规模,四会、揭阳、平洲、瑞丽等翡翠加工和销售基地等为代表的一批珠宝首饰特色产业基地已初步成型,青岛、花都等大型珠宝城备受关注,产业集群效应逐步凸现。 但是,我国珠宝业繁荣背后也存在品牌建设滞后,科技含量较低的问题。“目前,珠宝产业仍处于整体水平不高、产品低端重复、科技含量低、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创新能力弱、加工技术水平薄弱的初级阶段。这是影响中国珠宝业发展的瓶颈。”段体玉表示,品牌建设和科技创新是珠宝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以名牌带动行业的发展,是中国名牌战略的基点。 “认识不足、投入不够、成效不大、人员缺乏。”段体玉用十六个字概括了决定珠宝产业现状的因素。据他分析,中国第一批珠宝生产企业大多是从手工作坊发展起来的,对科技生产认识不足,一味追求低投入高回报的经济利益,很少把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和人员培养方面,所以企业技术力量和科技创新能力薄弱,仍处于模仿复制阶段。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胜,部分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以降低成本;也有部分企业完成了品牌建设,像菜百、百泰、粤豪、TTF等从科技创新中尝到了甜头。企业资本积累阶段完成后,就更加注重产品的研发,依靠科技促发展,开发出新的产品来,拥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但这部分企业所占比例不高。
政府和企业共同推进科技创新
最初的加工制造业是由政府主导,但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其发展一度遭遇“瓶颈”。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成了自主经营的主体。珠宝首饰行业也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珠宝首饰生产企业,并且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创新。像TTF就是一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以原创设计及新技术研发为核心竞争力的珠宝厂商,也是深圳首批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的珠宝企业,它拥有由意大利、韩国、日本、中国设计师组成的国际设计团队和一流的制作技师团队,倡导“以现代设计手法,表现东方文化精髓”的设计理念。依靠品牌创造价值,实现利润高增长。在发展中注重产品、技艺与工艺材料研发,发明了14K、18K玫瑰金变色并解决了易断裂难题;浓硫酸代替氰化钾炸金技术,永久性解决了贵金属首饰加工过程中剧毒化学品污染问题,镀膜电金技术工艺成功解决了水银底镀膜电金这一技术难题。但多数的中小型珠宝首饰生产企业发展缓慢,仍处于低层次的加工阶段。 科技创新以企业为主体。企业与市场接触紧密,可以直接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而作为政府管理下的科研单位、科研机构离市场有一定的距离,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有一定的困难,而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联合可以迅速实现这种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实现科研成果的经济价值。目前企业在创新能力方面较弱存在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企业对科技创新认识不足。二是投资有风险,一部分企业在传统的运作方式下有着稳定利润,所以不愿承担具有压力的风险投资。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难,制约着珠宝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面对企业的担忧和认识的不足,政府应从政策上积极引导,制度上保障,鼓励企业积极创新,例如税收上减轻企业负担。另一方面政府要建立一个与企业同担风险的机制。目前,我国政府积极调整相关政策。 降低关税水平,简化黄金及其制品加工贸易的进出口手续,对原产于港澳的一些首饰商品实行零关税优惠。钻石、黄金、铂金等税收政策的调整也越来越与国际惯例接轨,以满足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企业是实施名牌战略的主力军,创新是珠宝企业争创名牌的基石。在不断完善的政策下,中国珠宝行业在依靠科技、依靠品牌来开拓市场,逐步提高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实现科技创新要靠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是企业培养人才,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利用。二是在科研创新方面,加大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国外同行的合作,共同研发新技术、新材料,开发新产品,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段体玉还特别强调两点:首先是加大对基础产业的研究和开发。我国珠宝产业在基础研究上尤其薄弱,像焊料等一些材料主要依靠国外进口。基础产业决定产业发展,只有基础产业增强了,中国珠宝产业才能实现国际上的竞争实力,而目前中国仍处于低层次的产业加工厂的地位。而目前来说,积极鼓励国内企业对基础材料的开发,减小企业间的竞争压力。在基础材料开发中借助国内外一些研究成果实现基础材料的新突破,这样才能为珠宝产业带来高效益。第二,更重要的是加大对“专利产品”、“商标”等知识产权的保护。由于国内对知识产权缺乏一种保护意识和有效的保护途径,使得珠宝产业出现了抄袭严重的同质现象,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企业的积极性,所以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是促进珠宝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