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毛主席与东海水晶
 
玉石文化  加入时间:2011-4-25 11:18:10  □ 宝玉石周刊
      1976年9月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名誉主席毛泽东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中共中央毛主席治丧委员会当即做出决定,用世界上最优质的东海水晶为毛主席熔制灵柩。仅半年光景,东海县人民先后6次,从300吨水晶矿石中精选出32吨优质水晶运至北京,熔制成水晶棺,安放在毛主席纪念堂内,供万世瞻仰。一代伟人列宁、斯大林、胡志明、金日成逝世后,遗体都装殓在水晶棺内,可见水晶的魅力和尊贵。而毛主席与东海水晶的渊源,却也不仅于此。
      毛主席谈东海水晶,那是1958年8月下旬的某一天下午2时许。
  中南海菊香书屋正在值班的卫士长李银桥听到一声电铃响起,知道惯于白天睡觉、夜里工作的毛主席要起床了,便迅速走进了毛主席卧室。“银桥,你先来看看这个。”斜靠在床头的毛主席拿着几张照片,招呼跟随了多年的贴身卫士。李银桥“嗯”了一声便凑过去一看:“一块大石头。”“仔细看看,它跟其它石头有什么不同?”毛主席提醒道。“嗯,这块石头有点怪,好像它的截面都是棱形的。”李银桥端详了半晌,终于看出了门道。
      毛主席笑了:“这是一种矿石,叫水晶石。”“它有什么用呀?”“用处可大啦!上天的飞机、下海的潜艇都用得着。它还能做水晶眼镜、水晶首饰。”毛主席说到这里,陡然想起什么:“对了,去年我们到莫斯科访问,你不是也见到了列宁的灵柩吗?那就是用水晶做的。”毛主席的一番话,使李银桥不由再一次拿过照片细看了起来。“这么大的宝贝哪里挖出来的?”他问。“东海。江苏省的东海县,那儿产的水晶。”毛主席雄浑的话声在屋里回荡。      
      原来,在一个月之前,东海县房山镇柘塘村副业队,在地下挖出一块高约2米,宽达1米,重3.5吨的“水晶王”,农民们欣喜若狂,异口同声要把这无价之宝送到北京,献给伟大领袖毛主席。水晶这么大,怎么个运法呢?县委决定先拍张照片,寄给毛主席。于是,一份关于东海出土大水晶的报告与实物照片就在几天后寄到了北京中南海。这刻,毛主席拿着照片,凝视片刻后,感慨道:“我们国家地大物博,储孕着许多宝藏,这些宝藏一旦开发出来,我们的国家会更强大,人民会更富裕。”
      这一天,毛主席又吩咐秘书将东海的水晶照片及有关材料转送给周恩来总理,指示要好生保护这一稀世之宝。后来,在前地质部部长李四光及何长工的亲自过问下,有关部门与东海县取得联系,将这块“水晶王”运到了北京,存进了当时正在筹建的中国地质博物馆。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日的1959年10月1日,亦即中国地质博物馆开馆之日,“水晶王”作为第一批新中国成立后所发现的自然宝物公布于世,从此名扬中外。
关键字 
玉石文化 相关文章
昌龙

网站导航: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昌龙网络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