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玉如人生
——浅谈翡翠玉石文化
玉石文化  加入时间:2011-8-2 14:47:58  □李国益

                                        黄金是钱,钻石是价,而翡翠是人品、是生命
      俗话说:荒年粮食丰年玉。中国人爱玉爱了8000年,这不是一个短暂的时间段,而是漫长的时光在细细打磨一个爱物,让所有的人都卷入其中。8000年是400代人、至少是100亿人的演绎,100亿人的口碑。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核心便是人们内心世界祈求的“吉祥”二字。而最能表现吉祥文化的立体艺术的深刻表达不是它物,正是玉器,包括翡翠。随着盛世年代的到来,今天人们更直白地认为:金是钱,钻是价,翡翠是文化、是人品、是生命。中国珠宝市场达到2000亿元的年销售量,大产业的模型已经被全球华人所见证。领先国际任何一个国家市场销售量的就是翡翠。这个局面不是今天才表现出来的,而是历史的传承积淀与张扬相互碰撞所引发出的结论,是时尚和潮流掩埋不住美玉锋芒原相的毕露。
      中国人爱玉,核心就是一个“德”字。孔子用拟人的手法将玉具备了人性的道德核心阐释得完美无缺,即戴玉、爱玉就是道德的最高表现。他集合了儒、道、佛、皇族、文人、诗人、墨客、平民等所有社会层面的共同文化价值观的体现。
                                                            玉是生命
      人与玉亲密相依8000年。玉王翡翠在中国也已有600年的历史。享用翡翠,享乐人生。如果你要去买玉,玉王翡翠则必是首选。一环手镯、一块挂件、一方戒面、一片耳环都可以。在所有做珠宝的材料中,金银是钱,钻是价,而翡翠则是生命。翡翠不在于价格,在于图个开心、满意,也图个吉祥如意和其应有的价值。
      握玉在手中,轻轻地抚摸,就像抚摸自己光滑的肌肤、柔软的心。你会发现,玉是活的,有体温、有心跳,有湿润的水分,正和着您的生命共鸣。能够让玉经常贴着肌肤最好,玉不会辜负您丝丝缕缕的滋养,就像有灵性的鸽子,即使放飞也记得回家。经过您手的玉,必定会留住您独特的生命信息。玉是生命,生生不息的玉文化的沃土已经把玉植根在您心中,养一生玉,润志情真,保吉祥平安,报富贵荣华,总之养玉会让您得到世代的回报。
      600年前,腾冲人第一个发现翡翠,当他们把翡翠呈奉到皇室后,第一个将翡翠地位推崇到巅峰的那个人就是清代的慈禧太后,她对翡翠的痴迷一时间到了疯狂的程度。开始时,只要是翡翠她就收,在她的影响下,贵族达官们个个开始收藏翡翠。后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好的翡翠只要被慈禧太后看到或听到,她就一定要收为己有。今天,诸多业内人士认为,翡翠在华人群体中能够达到如此高的地位,历史上的头功便应该归属于慈禧太后。
      600年来,历经数代人血与火的奋斗,类似于这样可歌可泣的故事在中国翡翠城——云南腾冲传为美谈。
                                                                         孔子玉德十一说
      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
(作者为润志翡翠总经理)   

关键字 
玉石文化 相关文章
昌龙

网站导航: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昌龙网络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