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翻云为墨海为砚
——论砚石与中国古典文化的不解之缘
玉石文化  加入时间:2014-4-21 10:48:39  □ 王思佳
      砚,亦称研,与笔、墨、纸并成为文房四宝。汉代刘熙《释名》中曾释义: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说文》云:石滑谓之砚,字从石见。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中,砚台的雏形便已经出现。到了唐代,制砚用砚达到鼎盛,并出现端、歙、洮、红丝四大名砚。随着红丝砚的慢慢绝迹,广东端溪的端砚,安徽歙县的歙砚,甘肃南部的洮河砚以及河南洛阳的澄泥砚最终被称为中国的“四大名砚”。砚作为文房四宝之一,是古代文人墨客必不可少的文房用具。所以砚石文化也随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直传承了下来。
  关于砚石的起源,宋代苏易简曾撰《文房四谱》,其中《砚谱》中记载砚台的起源道:昔黄帝得玉一纽,治为墨海焉。其上篆文曰“帝鸿氏之砚”。又《太公金匮》砚之书曰:“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无得污白。”是知砚其来尚矣。考古工作者曾在仰韶文化遗址出土了一个石磨盘,这是当时的人们彩绘时用以研磨颜料的。盘中尚留有研磨的痕迹和残存的颜料,这石磨盘被认为是最原始的砚。砚最早的形制即为研磨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二期就曾出土一套石研、研磨棒、陶水杯及颜料的组合,为一套完整的绘画工具,年代距今约五千余年。直至魏晋时期“研”之实物就已基本为砚所取代,此时的砚虽还没有砚池、砚堂之分,但已具备砚之初形。盛唐文化发达,采石制砚的规模也很大,砚的种类很繁多,形制尤为壮观,产生了很多佳品。宋辽时期,我国的瓷业非常兴盛,生产了种类繁多的瓷砚。如北宋的影青瓷砚、龙泉瓷砚、建窑黑瓷暖砚等都是佳品。明清的石砚更加注重质地和工艺,制作考究,并且不断有新品种问世。如可和端砚媲美的云南直却砚就产生于清朝晚期的同治年间。
  砚作为人类文化一种载体,它是文化产物,又是文化的物化形态。华夏大地钟灵毓秀的山水美景注定孕育了诸多文人墨客,即为墨客,就一定离不开砚。砚石得以发展的如此繁盛的确离不开文人墨客追寻。得一方好砚一直是众多文人雅士的追求,而一方好砚经常被众多文人雅士视为至宝。唐代诗人辈出,才人无数,而砚台的发展也达到了鼎盛,正是在唐代出现了名震天下的四大名砚。大诗人们丝毫不吝啬自己的笔墨,挥毫或抒情或明志,“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诗仙李白也不例外。李白留下了许多经典的诗篇借砚咏志,无论是笑引长歌还是郁不得志。李白曾在自己被贬夜郎的路上听到赦免即兴而作《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留下“去岁左迁夜郎道,琉璃砚水长枯槁。今年敕放巫山阳,蛟龙笔翰生辉光。”的佳句。前两句的意思是:去年,我在贬谪流放夜郎的路上,无意写诗,琉璃砚中的墨已干枯了很久。值得一提的是,琉璃在唐代是一种非常珍贵的物品,制作工艺异常繁杂,琉璃砚更是价值连城。除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诗鬼李贺亦都有或咏砚或借砚抒情的诗篇传世。诗鬼李贺曾作《杨生青花紫石砚歌》其中更是对四大名砚之首的一块紫色有青花纹的端砚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这块砚石石质坚实、细润,发墨不损毫,利于书写,并且造型美,雕琢精,其中的比喻堪称完美。除此之外,这首诗写了采石砚之艰难,还涉及砚质、砚色、砚型、砚体、砚品、砚德。诗曰:“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佣刓抱水含满唇,暗洒苌弘冷血痕。纱帷昼暖墨花春,轻沤漂沫松麝薰。干腻薄重立脚匀,数寸光秋无日昏。圆毫促点声静新,孔砚宽顽何足云。”唐代文人在咏砚诗中所见的人文情怀对文学的推动作用可见一斑。
  唐代时,诗人辈出,各文人墨客们更是以文会友,甚是快哉。砚作为文房之瑰宝,定然被文人们所青睐,甚至有诗人不惜一掷千金去追寻一方好的砚台。另外,一方好的砚台也使文人文思泉涌。所以,砚在文化的走向上起了激起积极的作用。张少传曾在《石砚赋》中对砚石进行了极高的评价:“匪销匪铄,良金安可比其刚;不磷不缁,美玉未足方其质。光鸟迹于青简,发龟文于洪笔。则知创物作程,事与利并。兹砚也,所以究墨之妙,穷笔之精者也。”
  砚至宋时,当朝词风正盛,文人文风更加温婉、流畅。宋代有重文轻武的风尚,士大夫的社会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所以宋代是砚业蓬勃发展的时期。社会变化和发展使得人们对砚的需求大大增加,砚的使用更加普及,砚的制作工艺也日臻成熟,名坑名砚不断发掘和生产,形成“端、歙、洮、澄”这“四大名砚”,洮河砚更是作为贡砚闻名遐迩。到宋代,石砚已取代唐代的陶砚而成为主要砚种。“四大名砚”的发展和高品位,已被文人士大夫所认同,砚因其丰富多姿的石品花纹,形制花式的不断创新,典雅考究的雕刻工艺,在全国范围掀起热潮。论其影响,上达帝王公卿,下至庶民学子。文人更是对“四大名砚”宠爱有加,盛赞不已。苏东坡在《孔毅夫龙尾砚铭》中盛赞歙砚道:“涩不留笔,滑不拒笔。瓜夫而縠理,金声而玉德。”
  宋代一些文人墨客除了用砚研墨,还喜爱鉴赏砚、馈赠砚、收藏砚及研究砚。不少人还为砚著书立说,对砚台的种类、制作、性能、使用等进行归纳与总结,具体地探索与介绍。例如前文所提到的苏易简所撰的《文房四谱》。俗语说:“武士爱剑,文人好砚。”历代文人墨客都爱砚,收藏砚,常与砚相伴,因而有“文人之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一生最相亲傍”之说。一代文豪苏东坡,兼文学家、书画家、鉴赏家、收藏家于一身,其嗜砚成癖,被砚林传为佳话,“东坡玩砚”也成为绘画创作的传统题材。其在《端砚铭》文中有“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一嘘而泫,岁久愈新。谁其似之?我怀斯人。”之句。苏东坡一生为砚作铭甚多,其铭意味深长,多能反映出正直文人的情怀抱负,为常人所不及。元丰七年,东坡与儿子苏迈一同游览了石钟山,还送了一方砚台给儿子作为临别的礼物,并作《迈砚铭》勉励儿子。其中有“以此进道,常若渴;以此求进,常若惊;以此治财,常思予;以此书狱,常思生”之句。苏东坡在这段砚铭中讲述了要以文化观点对待人生。追求真理,永不满足。对仕进,头脑清醒;对财富,好施予;对生命,思怜悯。这就是苏东坡的品格,更是中国文人的品格,也是砚文化应该传达给我们的人文情怀和文化内涵。
  除了文人用砚,官员也用砚,其砚同样可以折射出刚正不阿,清正爱国的高尚品质。北宋末,金兵南下攻破开封,宋室南下定都临安,称南宋。这时,形成了宋金对峙的局面。这段时期很多爱国人士和爱国将领,都激于爱国热情,主张坚决抵抗,出现很多可歌可泣的事例。这些爱国将领用砚写出了很多充满爱国激情的诗文,例如李纲、岳飞、陆游、文天祥等人。体现在砚上,有清正廉明的优秀品质,也有慷慨激昂的爱国情怀。宋砚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和崇高的人格情操。宋代名臣李纲《端石砚》诗中有:“端溪出砚材,最贵下岩石,得此馀可忘,一生着几屐。”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陆游,因为主张抵抗外敌人侵,坚持收复失地,屡受投降派打击,报国无门十分悲愤。此时朋友送给他一方端砚,他非常感激在砚上刻上:“端溪之穴,毓此美质。既坚而贞。亦润而泽,涩不拒笔,滑不留墨。稀世之珍哪可得?故人赠我情何极!素心交,视此石,子孙保之永无失。”南宋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他一方端砚刻有:“持坚、守白、不磷、不缁”八个字。
  无论是文人还是官员,无论是清逸温婉还是忠良耿直,有文化的地方就会有砚石的身影。作为古典文化的一种载体,悠悠千年积淀下来的不仅仅包括文人雅士的清雅,爱国将领的刚毅,更有中华文明与智慧的体现。
    砚作为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其起源与发展均和中华文化的发展紧密相连,在中华几千年的古老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对我国民族辉煌历史的延续和灿烂文化的传播、交流有着举足轻重的特殊作用,使我国东方的古老文明闪亮在世界的舞台上。砚的发明和使用,推动了古典文化的发展进程,砚和纸、文字、笔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交往交流的首要媒介,“文房四宝”更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种动力,砚的功能与其它推动历史前进、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文化物质一样,发挥过和作出过非常大的贡献。砚文化作为中华古典文化的一脉,值得后人的发扬与传承。   
关键字 
玉石文化 相关文章
昌龙

网站导航: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昌龙网络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