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百工”融技艺 妙手琢“华章 ”
 
玉石文化  加入时间:2015-4-20 14:47:55  □ 焦国涛

      在刚刚落幕的2015年北京国际珠宝展上,第五届中国玉石器百工奖展区无疑是本次展会的最大亮点。来自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送评的约600余件玉雕作品悉数亮相,吸引了众多玉石爱好者和收藏家的目光。每天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对大师们的玉石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本次百工奖参赛作品力求在选材上突破创新,材质呈现多样化,翡翠、和田玉、玛瑙、青金石、砗磲等都有涉及。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创意在各种玉石上得到充分施展,各品类玉石的特点在玉雕大师精心设计和雕琢下,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综观本届百工奖参赛作品,我们不难看出作品的妙、巧、精、奇等特点,凸显出玉雕大师深厚的艺术功底。大师们对玉石的特点有极其精准的把控,把看似不起眼的玉石材料,通过不同的题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作品展现出超乎想象的艺术魅力。此可谓化腐朽为神奇,去其弊而得经典。玉雕大师冯志文的玛瑙作品《牡丹》,其实是一件很普通的玛瑙,一整块通红的玛瑙,上面有两处斑斑的白点,一般情况下,设计师是不会选用这样的材料做精品雕件的。但是冯大师通过缜密的审料、相料,最终做出了一个完美的设计方案,运用红色的部分,稍加处理和雕琢,一朵牡丹花跃然而出。两个白色的斑点,经过冯大师的艺术加工,雕刻成两只小飞虫,形象可掬,惟妙惟肖。整件作品结构合理、内容和谐,对材料处理十分得当。内容和形式相得益彰,既没有浪费材料,又让材料的各个部分发挥到极致,堪称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玉雕大师曹志涛的玛瑙扇面《喜上眉梢》也很让人拍案叫绝。作品雕工精细,刀法挥洒自如。梅花树干遒劲有力,花瓣形象生动,犹如天女散花,呈现出勃勃生机,预示着生机盎然的春天即将来临。树枝上方的两只喜鹊张开翅膀,相向而鸣,活灵活现,我们只能发出“可惜无声”感叹,其余没有比这更美妙的诠释了。宋世义、柳朝国、潘德珠、李东、张玉成、苏然等大师的代表作我们不用过多的赘述,再多赞美的语言很难表达出作品非凡的创意和精湛的工艺。
      记者了解到,这次百工奖参展作品不但材质上有很大突破,而且更加注重雕刻大师的设计和工艺,很多作品并非传统的翡翠、和田玉等材质,南红玛瑙、战国红玛瑙、青金石等最近流行的材质都为大师们所青睐。这些大师们根据不同材质的特点,通过独到的设计和创意,创作出了很多无与伦比的经典作品。正如本届百工奖主办单位之一的北京珠宝艺石协会秘书长刘元生所说:“本届百工奖更加注重作品的创意设计和雕刻技艺,对材质没有刻意的限制。”从参展作品来看,也能看出这一点,南红、战国红和青金石等玉种在玉雕大师的精心创意和雕刻下,都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品位。很多作品出其不意,设计独到,不禁让人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玉雕还可以这样!”
      善救物者无弃物。真正的玉雕大师是不苛求材料的优劣的,创意和设计才是艺术之魂。能在看似不起眼甚至是废弃的玉石上雕刻出旷世的艺术珍品,才是真正了不起的大师。在本届百工奖展区,我们也不难看到这样的作品,所用的材料并不是精品,况且有的材料还有斑点和绺裂。大师们正是看中这些所谓的“缺点”,极尽俏雕之能事,使作品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着实令人拍案叫绝。我们只能为大师的精妙创意而感叹了

关键字 
玉石文化 相关文章
昌龙

网站导航: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昌龙网络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