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如我国的酒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等,但玉文化是许多其他文化难以比拟的。在中国所有文化的历史传承中,从文明发祥就始终一脉相传、未曾中断的就是玉文化。我们常说,“雅石容天地,赏石方寸间。”品玉不仅要用眼睛去琢磨,要用手去抚摩,更要用心去品读,用心去仔细玩味那方寸间给予人们的灵气与德行。玉石的魅力,就如同一位哲人所赞叹的“在翡翠微小的空间当中,它包含了整个壮丽的大自然,仅一块翡翠足以代表天地万物之优美”。 谈到玉文化,我们先要了解“玉”这个字。从古至今,“玉”字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我们时常用“玉”来形容美好的人或事物,例如用“亭亭玉立”、“冰清玉洁”、“金枝玉叶”等词汇形容女子的美丽与高贵。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者”。这一注解从物质上(石)和艺术上(美)两个方面,科学地阐述了“玉”字的概念。大家都知道,汉字是象形文字,“玉”的象形字初意是三块美玉用一根丝绳贯穿起来,形成了“丰”字形,即“三玉相连”代表天地人三通。在远古时期,只有巫师才能配玉,最早的远古时代,人们根本不知道世界的自然灾害,所以巫师配玉是用玉作为祈求上天四季风调雨顺,人们身体安康的一件神物。巫师用玉来通天、礼地,让人们信以为真,这可以说明人类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这个阶段称为“神玉”阶段。 后来,人们说“玉”这字是王字加一点,即王者怀抱一块石头,当然这块石头也就非常珍贵稀有。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皇玉”,因为王者怀抱一块石头,他是尊贵、权利的象征,同时在早期的各朝代,只有皇亲国戚才能佩玉,并且玉也可以代表着各级官品的大小;再后来人们说玉字加一个宝盖,形成了“宝”字,即家中有宝就是家中有玉的意思。这个时期,玉器延伸到民间,逐渐成为财富和吉祥的象征,称为“民玉”时期。玉文化从远古一路走来,经历了神玉、皇玉、民玉三个主要阶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发挥了不同的社会功能,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直以来,中华玉文化绵延不断,深受人们的热爱,人们看重的不仅是它独特的自然属性——晶莹而润泽,它无与伦比的艺术表现力——奇巧的雕琢,以及它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越来越多的玉器爱好者接受。小小的玉器或玉佩,往往包含着几十代人的智慧、千百年的历史,而收藏玉就如同将一个探究不尽、情趣盎然的大千世界,捧在手中细细观赏、体会,它给人以智慧,使人更生动、更形象地感受到祖国历史文化的悠久,激励我们加倍呵护与珍藏。 (文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