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金饰技术革新助推“文化黄金”发展
 
珠宝文化  加入时间:2008-5-26 10:52:21  宝玉石周刊

      近年来,珠宝黄金饰品领域开展了金饰如何走出发展困境,重振金饰风采的讨论。“文化黄金”的概念提出后为今后黄金饰品的开发指明了方向。黄金饰品市场随着金价的上涨及业内人士的重新定位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此同时,深圳珠宝产业也开始着眼于对金饰加工技术和材料进行革新,为“文化黄金”概念铺垫上技术支撑。
      通过技术革新,金饰材料的颜色发生了改变,玫瑰金、白色黄金等颜色黄金进入金饰品家族。TTF公司针对情人节推出的“定情信物”系列,就是利用改进升级的玫瑰金技术,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创造出的经典款式。新的加工技术和时尚、文化的潮流进行了完美结合。金福人公司的Au950、Au990技术则将“白色黄金”引进金饰品领域,为“文化黄金”的开发再添新技术。
      黄金提纯技术升级,如足金、千足金饰品则更多的是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的需要。一些企业将足金、千足金饰品的开发与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和婚嫁文化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反响。将西方文化和加工技术引入金饰品家族是对“文化黄金”的另一种诠释。珐琅、烧青等工艺与k金的完美结合向中国消费者打开了欧洲金饰品文化的窗口,赢得了年轻消费群体的青睐。
      事实证明,“文化黄金”之路对中国黄金饰品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黄金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特殊的脚色
        
      黄金于人类,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16世纪,意大利金匠们——伊斯拉斯坎人就能制造出具有优美造型的金戒指。我国发现最早的金制品是在商代墓葬中出土的金制“夔凤纹片”及一些金箔制品。西汉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开采金矿,并用金银材料制作了许多小器件和小装饰物。
      从文明初始的古代到物质丰富的今天,从未有一种事物可以如黄金一般,受尽万千宠爱。黄金作为一种稀缺的贵重金属,始终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
      自原始社会末期开始,黄金就成为一种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即货币。1816年,英国率先颁布了《金本位制度法》,开始实行“金本位制”,而后,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宣布实行金本位制,至此,黄金的尊贵地位达到了最为鼎盛的时期。
      在此后的两千多年中,黄金就一直稳坐着货币界老大的位子。直到20世纪的前70年间,黄金还仍然充当着世界货币的的职能,活跃在流通领域和国际金融市场上。虽然今天黄金已经无法和过去同日而语,但它象征财富和权贵这件事情,却从未遭到过任何质疑。每当人类社会的经济出现危机,货币价值出现波动的时候,人们还是会通过疯狂地购买黄金作为保值储备。
      黄金凭借着自身雄厚的实力,一直为人们所仰视。人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表达对黄金的崇拜与向往。足球世界杯的大力神杯,电影金像奖的小金人,人们用尽全身解数,设法以黄金来显示身份,嘉奖胜利。“黄金分割”、“黄金周”等词汇的出现也充分地表达出了人们对于黄金的信赖与珍视。 
             
 “文化黄金”彰显的绝非色彩和财富

      奢侈品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较之豪华跑车、高档别墅的姿意与张扬,艺术品显然更凭添了些许内涵,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娓娓道来,却足以令人难以释怀。
      黄金艺术品的出现,恰恰是财富与美的完美契合。它以黄金为载体,这使其本身就具备了相当的保值特性,再将艺术的美感融入其中,让人们在拥有黄金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其所散发出的艺术魅力。“文化黄金”概念的提出,就恰当地解释了这一艺术形式。
       “文化黄金”的本质即为:把黄金作为一种载体,来传递各种不同的文化信息。此时的黄金早已不再只是黄金了。
      近年来,由于黄金价格稳中看涨,黄金艺术品已经成为了奢侈品市场新的宠儿,不仅价格每日攀升,其收藏价值更是无法估量。正是由于黄金艺术品的种种特性,还使其成为逢年过节馈赠亲友的上好礼品。
      凭借精美的艺术加工、浓厚的文化积淀和极具潜力的升值空间,黄金艺术品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和收藏爱好者的广泛青睐。黄金艺术品市场的兴起与壮大,打破了传统的黄金销售模式,这无疑为黄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新更好的路径。
      今天,黄金带给我们的,绝不仅仅是眩目的色彩,它所彰显的,也绝非财富那般简单。被赋予了艺术感的黄金艺术品,源于艺术,更高于艺术;源于黄金,更高于黄金。(文 杰)

关键字 
珠宝文化 相关文章
昌龙

网站导航: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昌龙网络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