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八、其它吉祥物
1、凤凰 凤,或曰凤凰,凤皇(雄曰凤,雌曰凰),它是商代人的图腾,《诗经·玄鸟》讲:“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此“玄鸟”即是凤凰的前身。《史记·殷本纪》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即是商人的祖先,生活于尧、舜时期。从此之后,凤凰就成了中华民族崇拜的吉祥鸟。据《史记·夏本纪》载:“乐师夒行乐之时,鸟兽翔舞,凤凰来仪,百兽率舞,百官入谐。”对凤凰的形态,《山海经·卷一·南山经》曾说:“…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 《宋书·符瑞志》对其形态及生活习性作了较详细的描绘:“蛇头燕颔,龟背鳖腹,鹤顶鸡啄,鸿前鱼尾,青首骈翼,鹭立而鸳鸯思。”食有节,饮有仪,住有文,来有嘉,游必择地,饮不忘下。其鸣,雄曰节节,雌曰足足。昼鸣曰上朔,夕鸣曰归昌,昏鸣曰固常,夜鸣则保长。其乐也,徘徘徊徊,雍雍喈喈。唯凤能究万物,通天祉,象百状,达王道,率五音,成九德,备文武,正下国。” 凤一般作为女性的饰物造型,如凤冠、凤钗,也可以作为装饰纹样。与凤有关的吉祥图案主要有: 丹凤朝阳:为日照梧桐、凤凰的纹图。这种纹图源于《诗·大雅·卷阿》。其诗曰:“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爱止,蔼蔼王多吉士,维君子命,媚于天子。凤凰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霭霭王多吉人,维君子命,媚于庶人。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雝雝喈喈。”象征人们对光明未来、幸福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表现明君在上,才德之士能尽其才,天下和平。 百鸟朝凤:群鸟围绕凤凰飞翔的纹图。凤凰飞,众鸟仰慕而从之状,寓贤者的威德。 有凤来仪、凤凰于飞:为凤凰振翅飞翔的纹图。 殷墟妇好墓中出土的商代独体玉凤,由黄褐色新疆白玉佩琢成,通高13.6厘米,厚0.7厘米,身躯呈C字形,喙如鸡,圆眼,冠三朵相连,翅膀短小,而微张,剔地阴纹饰翎。长尾分叉而饱满,整个凤体小巧而不单薄,优美的曲线充分体现一种阴柔。凤背有穿绳孔,可以穿绳佩戴。 在汉朝时,太皇太后、皇太后的发簪即为凤凰形,《后汉书·舆服志》载:“簪以玳瑁为擿,长一尺,端为华胜,上为凤凰爵,以翡翠为毛羽。”也就是说,这种簪很长,上面有作成的象爵的凤凰鸟,凤凰的羽毛是用翡翠鸟的羽毛来装饰的。 考古工作者曾在北京定陵中出土了明代皇后的四顶凤冠,使我们有幸看到了古代的凤冠实物,凤冠的形式主要有冠体和冠尾两部分构成。冠体上下分为四层,上部为金龙层,龙首朝下,口衔珠滴。龙的数目在十二、九、六三间变化。龙下为点翠凤层,凤首也朝下,口衔珠滴,不同的凤冠上的凤数亦不同,凤层下为三排珠宝钿花。宝石为红宝石和蓝宝石、花钿间缀饰翠蓝花叶。冠的底部为翠口圈,上缀宝石珠花。冠尾,即左右两博鬓,每面三扇,点翠地嵌金龙、珠花璎珞。四顶凤冠中的九龙九凤冠,共镶大小红宝石和蓝宝石100多粒,珍珠5000余粒。冠上的凤为这种冠称为凤冠的根据,也是女性首饰中特有的造型。凤冠上的龙在上,凤在下的造型安排,是传统龙凤合体佩龙在上,凤在下的一种继承,反映了中国人对不同性别在社会政治中的地位的上下的认识。 清代的皇太后、皇后冠为覆钵形,由冠体、冠顶和冠尾三部分构成。其中冠顶三层,每一层由一只金凤托一颗东珠,每只金凤上再缀饰三颗东珠、十七颗珍珠。冠体是用红色的绒围成,四周缀饰金凤七只,每只上饰东珠九颗、猫晴石一颗、珍珠二十一颗。除了皇太后、皇后冠上可用凤外,皇贵妃、贵妃、妃的冠上亦可有凤,但凤的数目及凤上所装饰的东珠、珍珠数目要减少,自嫔以下的贵族妇女冠上是不能用凤造型作装饰。(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