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珠宝与文化
 
珠宝文化  加入时间:2009-2-9 11:24:27  □ 李国忠
      (接上期)
      傣族妇女的头饰因地区和自称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西双版纳地区的妇女结发于顶,髻子略偏向一边,发髻上插有梳子、鲜花或金银打制的头花。德宏地区的“傣勒”少女,发辫均盘绕在头上,并有插花或金银等饰物,并常戴篾质小草帽,腰上围有绣花腰带的小围腰,有的披有色彩艳丽的披巾,胸前别有金银质的龙、凤或花朵等饰物:中年以上女子则戴黑布缠成的高筒帽。新平、元江等地的“傣雅”妇女,除了以衣着精美华丽著称外,离家外出时喜欢戴一顶颇具特色的边缘上翘的特制篾帽。
      藏族的巴珠是藏族妇女最典型的发饰。巴珠的骨架多刚红呢子(氆氇)和布扎成,上面均镶缀珍珠、珠玉、珊瑚等,其形状及所用的材料,随地域和身份而变化。饰带也是藏族妇女特有的发饰,她们以长发为美,把满头乌发编成几十条乃至上百条小辫,条条发辫等距排列,辫梢由饰带相连。饰带上则缀满各种颜色的串珠、银元、象牙制品、贝壳和玉石,以及大大小小反扣的银碗。
      蒙古族妇女头上戴的是上为发套,下有串串珍珠,前有流苏,后有流穗的富丽堂皇的头饰,上面通常穿有珊瑚、珍珠、孔雀石、玛瑙、翡翠等宝石,特色鲜明。
      布朗族妇女头上装饰的银制三尾螺,也是非常具有民族特征的装饰品。
      彝族姑娘戴的鸡冠帽,也独具特色,其状如雄鸡,并在上面镶绣着一千多个银泡。
      瑶族妇女戴的头饰种类繁多,更具民族特征,根据她们所戴头饰的差异,还可分出不同的支系。   
    傈僳族妇女称为“俄勒”的头饰也是独具民族特色的装饰品,它是用珊瑚、料珠、海螺片、海贝、小铜珠等编织而成的。
      维吾尔族的朵帕(一种四楞小花帽),是维吾尔族男女老少不可缺少的饰物之一,也是颇具民族特色的饰物。
      苦聪人妇女则以着色的藤皮作发箍,上缀白银泡、贝壳和铸币等为特色。
      塔吉克族妇女一般留两条以上发辫,辫梢通常缀以银线和红绿线,已婚妇女则缀白色钮扣。
      锡伯族已婚妇女则结发在脑后盘髻,插上“大插库”(一种用金银制作的扁形大簪子)为特征。
      裕固族已婚妇女则要戴头面。头面分三条,其中二条垂前胸,一条系后背,上面用珠子、玛瑙、银、铜牌镶成图案。(待续)     
关键字 
珠宝文化 相关文章
昌龙

网站导航: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昌龙网络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