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德昂族妇女的腰箍也很具特色,一般在腰部戴上5—6圈,或10余圈,最多可达20—30圈藤篾制成的“腰箍”。其宽窄粗细不一,漆成红、黑、黄、绿诸色,有的上面刻有各种花纹图案,有的则包上银质或铝质的外皮,以越多、越精致为美。此外,还佩银项圈、银耳筒、银耳坠等。 景颇族妇女的佩饰也是以银饰为主,通常在衣服上缀满银泡、银链,颈上挂着银项链或银项圈,腰扎海贝串成的腰带。头、腰、手腕和足踝上常戴着漆有红、黑两色闪闪发光的藤圈。 哈萨克族妇女的胸饰也极有特点,通常在衣服的前襟上缀有珠宝饰品、贝壳和银币等,造型别致。 羌族妇女的衣服绣有花边,衣领上镶有一排梅花形图案的银饰,喜戴特大银制耳环和耳圈,另有银制或用珊瑚制作的簪子、戒指和银牌等。 阿昌族妇女的佩饰也是以银饰为主。青年妇女胸前并排四个银钮扣,扣上挂四根长长的银链,腰间系的银链头上拴着小银盒,手臂上戴着银泡花手镯,颈上挂着银项圈,耳朵上则戴着银耳环。 白族妇女的佩饰以手戴纽丝银手镯、戒指,耳吊长坠,在腰间的飘带上刚黑软线绣上蝴蝶、蜜蜂等图案为特征,并喜好在褂子右边挂上一串银制“三须”或“九须”。 土家族妇女的佩饰,耳戴银质耳环,手戴银质或玉质手镯,手指戴金质或银质戒指。胸前挂的“牙线”上,系有银铃、银牌、银链、银牙杆、银耳挖等。 珞巴族妇女的佩饰是,颈挂五颜六色的项珠,腰缀贝壳串,手、耳分别戴银制或铜制的手镯和耳环,尤其在盛装时,脖子上的项串可多达十几串到几十串。 基诺族则以男女两耳皆穿耳孔,内塞竹管、木塞为特征,且以耳孔大者为美。
不同少数民族的佩物
除了发饰、头饰和佩饰外,少数民族的许多佩物也是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根据佩物的不同也可以区分出不同的民族。 畲族的斗笠是用小于0.1厘米的篾条制作而成的,斗笠用篾条分别织成斗笠燕、顶、四路、三层檐、云头、虎牙、斗笠星等花纹,配以水红绸带、白绸带及各种颜色的珠子,精巧美观,独具特色。 佤族的筒帕,用彩色毛线编织而成,所织图案有方格的、菱形的,制作精良,色调和谐。 傣族的筒帕,是用麻、棉、毛、织锦制作而成,帕底的两角垂有缨穗,帕身色彩鲜艳,有的还绣有精美的图案。傣族支系——花腰傣的妇女外出时腰间挎的“秧箩”也是傣族特有的佩物,还有傣族妇女使用的伞也颇具特色。(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