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珠宝首饰文化及发展前景
 
珠宝文化  加入时间:2009-9-14 15:55:41  □ 张淑荣

      首饰是佩戴在人体各部位的装饰品,备受人们喜爱与珍藏。按佩带部位的不同,首饰可划分为发饰、头饰、项饰、胸饰、手饰、脚饰及袖扣、领带夹之类的衣饰。人类有史以来,就有佩戴首饰的习俗,其历史源远流长。

珠宝首饰文化属性

      珠宝首饰是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结合物,是财富价值和丰富文化内涵的最佳结合,也是人类的高层次需求。随着人类文明史的发展,珠宝除稀有珍贵外,还具有独特的人文属性。人们赋予它精神、人格、信仰、价值观、风俗习惯等相当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既有独特的寓意、鲜明的个性、浪漫的情怀,也是身份的象征。它渗透了民族的文化。在不同的时代,人们的价值观与审美情趣都会有所不同,人们在崇尚珠宝首饰传统的同时也追求美观,它有极强的佩戴性和装饰性,并以其独特的魅力,扮演了无法替代的角色。古代人们就把珠宝作为图腾、饰品、饰物、祭神、祭祖、逐步发展为权力的标志、财富的拥有、地位的象征,并用珠宝寄寓心志情怀,赋予它神奇的魔力,用以辟灾、辟邪。现代人追求时代感、新潮感,服饰的搭配更是离不开珠宝首饰。它不仅是时尚的标志,也是一种文化,如人们随着季节、服饰、年龄、生辰以及各种纪念活动的不同都要佩戴不同的首饰,其寓意自然也大不相同。如雍容华贵的翡翠、与中国古老的玉文化息息相关,而气质优雅的铂金,璀璨夺目的钻石象征着纯洁、永恒,被称为“宝石之王”,目前已成为年轻人结婚、定情之物,并作为收藏的选择之一。
      我国的玉雕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行业,中国人向来喜欢玉器,它不仅材质稀有、不可再生,而且设计独具特色,工艺精湛,凝结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蕴,同时人们把玉人性化,赋予它神秘的色彩,所以许多人对玉有崇拜的心情,特别是对温润醇厚的和田玉、翡翠情有独钟。目前爱玉、赏玉、玩玉、藏玉的风气正在盛行,这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就这样代代相传,构成了珠宝首饰文化,也为玉雕、珠宝首饰业的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

 珠宝首饰业发展现状

      珠宝首饰业是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我国是一个崇尚黄金与玉石的国家,珠宝首饰行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珠宝首饰在国民经济构成的份额也逐年扩大,已成为重要的产业之一。
      1、珠宝首饰销售与生产
      经过20多年的恢复与发展,我国珠宝首饰已从被少数人所拥有发展为多数人佩戴的饰物、饰品,其消费水平一直呈上升趋势。
      黄金首饰的销售量从1982年的0.7吨增加到2001年的213.7吨,成为世界第四大黄金消费国,珠宝首饰的销售额也从1982年的9908万元增长到2002年1054亿元。2003年出口32.95亿美元,年增长15.7%。目前,我国黄金、铂金、钻石年消费量已跃居世界前列。其中铂金首饰1994年消费量仅占世界的l%, 而现需求量已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位。
      据统计,珠宝首饰业拥有各类企业5000多家,从业人员300多万人,现已逐步形成了一大批有特色、有实力的金银珠宝首饰加工、销售企业。玉雕、石雕从业人员有40多万。2000年我国玉器出口成交量达100亿元,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中国正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翡翠、玉石消费市场。珍珠首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迅速崛起,并在国际珍珠市场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产品品种发展
      当代珠宝首饰是一个大的商品门类,花色品种繁多,常见品种有戒指、项链、耳环、手镯、手链、胸针、领带夹和别针。按制作的材质划分,有黄金首饰、宝石首饰、珍珠首饰、钻石首饰,以及其它金属和非金属首饰等。其中珠宝黄金首饰、钻石首饰和铂金首饰是当前中、高档首饰品种的主导。而消费面向大众的仍是中低档珠宝首饰,18K金以下的金饰品,如项链、戒指、手链等,珠宝中的紫晶、石榴石、 橄榄石等真宝石都很美观,价格适中。又可与服饰搭配,因此成为大多数人的消费热点。同时,时尚铂金、白银首饰的兴起也创造了一个新兴的消费群体。
      由此可见,消费者消费动机和审美情趣已向多层次、多元化方向发展,这就要求珠宝首饰产品也要向多款式、多样化、多档次方向发展,面对消费者如此多元化的需求,与时俱进是珠宝首饰行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
      通过20多年的发展,国内已创出一批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如上海老凤祥、浙江日月、汕头潮宏基、香港的周生生、周大福、谢瑞麟等品牌。
      据有关单位对消费者拥有首饰材质的分类调查,结果显示:黄金首饰以53.9%居首位,铂金首饰以 47.3%居第二位,有色宝石镶嵌首饰以35.8%居第三位,钻石首饰居第四位,白银首饰居第五位。 被调查人中80%喜欢珠宝,近一半人选择在婚庆、生日等有纪念意义的日子购买珠宝首饰。珠宝传统意义上的“保值”功能退居次要位置,代之而来的是审美、时尚和享受。
      3、珠宝首饰业面临激烈的竞争与挑战
      珠宝首饰行业是一个技术与艺术含量较高的行业,也是一个高投入、高附加值行业。我国珠宝首饰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具有相当的优势和水平。但产品设计仍缺乏特色,制作水平有待提高。我国加入WTO以后,企业面临激烈的竞争与挑战。市场环境由封闭或半封闭的状态转向开放的市场环境,市场竞争也从主要是国内同行变为国际间的竞争。黄金放开以后,国际金饰品大量涌入,如知名的意大利饰品及设计新颖、款式自由夸张的欧美首饰等。日本黄金饰品的消费占亚洲的2/3,这些品牌介入对企业冲击较大。而我们的市场竞争还处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企业缺乏与国际接轨的经验,制约了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很难与国际大企业抗衡。我们企业应该在吸纳国外技术、工艺、设计的同时,还要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不断进行创新,生产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艺术品。

 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珠宝首饰的消费需求向多元化、多层次化发展,企业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珠宝首饰产品品种齐全,采用国际标准,大多数企业的设备、检测手段等也同国外保持一致,产品出口创汇也占有一定比例,总之,中国珠宝首饰业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国内具有巨大的市场,丰富的资源优势和独特的珠宝文化,中国已经成为珠宝首饰消费大国,飞速发展的珠宝首饰市场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中国当前首饰市场的消费群体多居于城市,款式新颖的首饰满足了消费者追逐潮流的心理,因此越来越受欢迎。随着珠宝消费的多元化,黄金、铂金、钻石饰品及各类有色宝石、玉石、白银饰品市场开始各领风骚。
      开拓市场是综合性、智能性的经济活动。企业的主要能力不是生产,而是开拓市场的能力。扩大今天市场份额,掌握明天市场机会的能力,关键是如何开拓国际、国内市场。
      l、开拓国际市场
      国际珠宝首饰年贸易额很大,约2500亿美元,我国出口30亿美元左右,其发展空间很大。随着我国国际地位和经济实力的提升,今后我国将成为世界珠宝首饰加工与生产中心,特别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上海2010年世博会后,将吸引大批国外客人到中国旅游、工作,购物中难免会买些特色的珠宝首饰,从而为珠宝首饰发展提供了机遇。.开拓国际市场中,要研究国外旅游者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并兼顾地域与民族特色,同时要考虑他们的文化认可度。
      2、开拓国内市场
      我国经济发展有目共睹,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品位的提升等因素的影响,珠宝首饰的需求也有所增加。今后国内珠宝首饰市场的增长主要靠以下方面的需求拉动:
      (1)婚庆需求。目前我国每年结婚的人在2,000万左右,婚庆消费逐年增加,消费中购买首饰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包括高档钻饰品及各个档次的黄金首饰。钻石每年消费大约是140多亿元,其中0.3至0.5克拉的钻石在北京、上海市场较为畅销,现也出现高档化需求的倾向。
      (2)游客的需求。国内随着假日经济的兴起,国内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入们在外出旅游的同时,也要购买有纪念价值的珠宝首饰,这方面中、低档偏多,但销量很大,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市场。
      (3)收藏。当前收藏热,所谓“盛世收藏,乱世黄金”。根据世界收藏家联合会介绍,收藏品中80%是珠宝艺术品,这占据着很大的比例。特别是诸如翡翠玉器,和田玉等,其设计巧妙、形态优美、工艺精湛,并含有深远的意境,如吉祥性、玩赏性和艺术性等,这些都使人在观赏、把玩中感到喜悦和满足。
      总之,企业观念要创新,只有通过思维创新、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提升产品的质量和营销水平,进而实现产品创新。珠宝首饰是赋有文化深度的产品,在营销环节中必须充分展示其文化内涵,才能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因此,营造珠宝文化氛围与目标消费群体是市场营销的重要环节。
      产品创新中,设计构思要巧妙、并要赋予浓郁的文化内涵与时代感。在品牌创新中,要以技术、质量创名牌,实施名牌战略。此外,企业还要注重商标、老字号、专利、诀窍等无形资产的价值挖掘,从而提高企业和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由于我国珠宝首饰市场发展存在着客观的需求,且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为推动珠宝首饰业的腾飞创造了条件。在未来,我国珠宝业将会保持一定增长的态势,其发展前景广阔,对美化人民生活、繁荣国内外市场、发展国民经济皆会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

关键字 
珠宝文化 相关文章
昌龙

网站导航: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昌龙网络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