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碧玺的由来
珠宝文化 加入时间:2010-1-4 12:54:40 宝玉石周刊
碧玺很早就被发现和利用,但是早期人们可能把它当作了祖母绿,所以在宝石著作中罕有记载。在宝石王国——巴西的克鲁赛罗地区的一座山中,1674年就产出了绿碧玺,因其颜色十分像祖母绿,而被当作祖母绿,那座山也被人们称为“祖母绿之山”。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此山开采云母时又发现了绿碧玺和蓝碧玺,但并无祖母绿产出。可见那里最早发现的祖母绿很可能就是碧玺。17世纪,巴西向欧洲出口了深绿色长柱状碧玺,当时被称为“巴西祖母绿”。
一个18世纪的故事就可以说明欧洲人当时已认识到碧玺有不同于祖母绿的特殊性质:一个温暖的夏天,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几个小孩玩荷兰航海者带回的石头,发现石头在阳光下出现奇特现象,就叫父母亲来看。他们惊奇地发现这种石头有一种能吸引或排斥轻物体,如灰尘和草屑的能力。因此,荷兰人就叫它们“吸灰石”。
这种绿色的柱状晶体被发现很多年,但人们对它的认识还很模糊。同样是碧玺,黑电气石(黑碧玺)16世纪人们就已经认识了。但是到了1768年,瑞典著名科学家林内斯才发现黑电气石和绿色品种(绿碧玺)之间的关系。此后不久,法国科学家迪利索最后证实了绿碧玺和黑碧玺在结晶特征和物理性质上相同,应属同一矿物。但过了很长时间,人们才采纳了现在的名称,即英文Tourmaline。该词由古僧伽罗语Turmali衍生而来,意为“混合宝石”。
在中国,碧玺这个词最早出现于清代典籍《石雅》之中:“碧亚么之名,中国载籍,未详所自出。清会典图云:妃嫔顶用碧亚么。滇海虞衡志称:碧霞碧一曰碧霞玭,一曰碧洗;玉纪又做碧霞希。今世人但称碧亚,或作璧碧,然已无问其名之所由来者,惟为异域方言,则无疑耳。”而在之后的历史文献中也可找到称为“砒硒”、“碧玺”、“碧霞希”、“碎邪金”等称呼。皇宫贵族多用这种宝石作为饰物。在中国,玺为皇帝的印,是帝王的象征,碧是绿色。给电气石起了“碧玺”之名,足见它在古时的受宠爱程度,现在故宫博物院有许多碧玺藏品。
在日本,某些机构研究由于碧玺具有热电性(指在温度变化下,将会在两极产生电荷)及压电性(对碧玺的C轴方向加压,会在两极的部位产生电荷),因此可以产生神奇的疗效,提高自然治愈力,所以碧玺在日本也相当受欢迎。 (仙路提供)
关键字
珠宝文化
相关文章
【网友投稿】
【论坛交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网站导航:
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诚聘英才
|
服务项目
|
网站地图
|
网上书城
|
联系我们
|
网友投稿
|
设为首页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
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
昌龙网络
(
B2B
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