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满族的扳指与戒指
珠宝文化 加入时间:2010-1-18 14:29:06 □ 凌波
满族,作为曾经统治中国长达267年的一个少数民族,其文化非常丰富且流传甚为绵长。在其与汉族逐渐融合的过程中,彼此之间的文化也融汇贯通、相得益彰。
原属于满族特有的首饰——扳指与戒指,虽非九鼎大吕,但就其渊源与文化的微妙来看,也颇值得玩味。
扳指亦指“板指”,又称“班指”或“梆指”,是满族男子套于右手大拇指上的短管状饰物。考其源,出于实用而始制此物。满族八旗子弟在弱冠前,照例要到本旗弓房锻炼拉弓,由“一个劲儿”(二十市斤拉力)循序渐进为“二十个劲儿”甚至“三十个劲儿”。拉弓时佩戴扳指,用以保护手指并可减少手指的运动量,因此八旗子弟对此物甚为重视,人手一枚,就这样慢慢形成了习惯。刚开始时因为要注重其实用性,大小扳指皆选韧涩材质制作,其宽窄肥瘦不一,因人而异,以便套戴。
本是辅助习武的扳指,由于满汉两族广大男士的欣羡与效颦,竟使之成为一种极为时髦的佩饰品,上到皇帝与王公大臣,下至满汉各旗子弟及富商巨贾,虽尊卑不同但众人皆喜欢佩戴。
扳指的质地亦由原来的犀角、驼骨发展为象牙、水晶、玉、瓷、翡翠、碧玺等名贵滑润的原料。普通旗人佩戴的扳指,以白玉磨制者为最多,然而就其质量而言,优者与劣者相较时,乍看并不相上下,但骨子里却判若霄壤。贵族扳指以翡翠质者为上选,其色浑澄不一且花斑各异,满绿而清澈如水者价值连城,非贵胄而不敢轻易佩戴。以其大小厚薄论,又有文武之分,武扳指多素面,文扳指多在外壁精铸诗句或花纹。
戒指又名“约指”,俗称“镏子”。清朝兴盛时期,旗家男女都喜欢戴上此物,它式样甚多,以光面戒指(即无花者)为最普通,或作扁圈式、或作圆筒式、或作面部(即指盖部)之凸起式者不等。上有铸字者,如“福寿绵长”或单个的“福”字或“寿”字。
八旗子弟有其友朋之投契者,皆有戒指一物,多用其来表示团结精神,彼此各戴一枚,铸有“二人平心”之字样,夫妻间亦有借用此种戒指以表示心中无二者。
按戒指的意义,戴于指上,含有警戒之告示,其上镌有“戒烟”、“戒酒”、“戒色”等字样。后来,汉族人士多效此风。凡劝人戒烟戒酒戒色者,大家聚资为他镌一戒指送给他。八旗子弟最普通的戒指,多镌有自己的姓名,此风历久不衰。
戒指的质料,满族贵胄有翡翠质者,蔚为贵品;其次为金质镶嵌宝珠玉石者,戴于指上璀璨夺目,如果不是贵胄也不敢如此夸张地佩戴;普通者则为金银两种质地,尤以银质者为最普通。有的人在银质戒指上加以“包金”,与金质戒指鱼目混珠,对于这种情况,北京的老旗人称之为“穷人美”。
关键字
珠宝文化
相关文章
【网友投稿】
【论坛交流】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网站导航:
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隐私保护
|
诚聘英才
|
服务项目
|
网站地图
|
网上书城
|
联系我们
|
网友投稿
|
设为首页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
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
昌龙网络
(
B2B
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