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能培育出不同色彩的淡水珍珠,如紫红色、“荷花”色、橘红色、金黄色、紫蓝色等,珍珠的色彩与细胞小片蚌的壳色、育珠蚌的年龄、种类、取片和植片的部位及其养殖水域环境相关。以下介绍人工培育中影响彩色珍珠形成的因素。
1 .片位控色法
彩色珍珠的手术过程同于无核珍珠,只是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进行操作。 1 )用壳翼部分外套膜的细胞小片,可生产紫色或红色等深色系统珍珠,有效率为29 %左右。 2 )用蚌体前半部边缘膜的细胞小片,可生产白色或奶油色珍珠,有效率为50 %左右。 3 )用蚌体后半部边缘膜的细胞小片,可生产金色或“荷花”色珍珠,有效率为35 %左右。
2. 片龄( 小片片的年龄)控色法
1 )用低龄蚌的细胞小片移植到高龄蚌体内,可生产“荷花”色和淡黄色珍珠,有效率达30%;反之,则可生产黄色系的珍珠,有效率为27%左右。 2 )用青色壳的蚌作为小片蚌,可生产出乳白色系统的珍珠,有效率为50%。
3 .养殖水域拉色法
珍珠的色彩与育珠蚌养殖水域的大小、背光与向阳、吊养的深浅以及理化因子都有一定的关系。大水面比小水面产生的彩色珠多,新养水域比成年水域产生的彩色珠多,向阳的水域比背光的水域产生的彩色珠多,吊养浅的比深的产生的彩色珠多。因此,部分养殖专家认为珍珠的色彩可能与阳光有关,灿烂的阳光对形成五光十色的珍珠有促进作用。也有人认为,这些颜色的产生主要与水域中一些金属元素的含量有关:含铜和银的水域,金黄色和奶油色珍珠多,钠和锌含量高的水域,肉色和粉红色珍珠较多,含锰较高的水域,白色珍珠较多。因此,养殖水域中,人为添加某种金属元素可以控制珍珠的色彩。
4 .育珠蚌品种与色彩
三角帆蚌贝壳的珍珠层有各种颜色,如紫金色、紫蓝色、黄色等,这些颜色都是光泽耀目的;而褶纹冠蚌贝壳的珍珠层一般呈白色,较暗淡。因此,三角帆蚌所育出的珍珠比褶纹冠蚌有较多的彩色珍珠。 总之,影响彩色珍珠形成的因素很多,其中小片蚌珍珠层的色泽和水域中金属离子的含量与彩色关系最为密切,目前大都依此来培养彩色珠。(伊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