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世界首饰设计主要是用珍珠、钻石、玉、珊瑚、琥珀、玛瑙、水晶、金属制作,尤其是金、银首饰最多。但近几年,随着人们对首饰的新认识,更强调首饰的装饰功能、艺术效果及绿色环保,而陶瓷以其温润滑腻、五彩缤纷、造型多姿、绿色安全,及数千年的文化性、艺术性、人文性、精神性等丰富的内涵成为首饰行业新材料。陶瓷首饰成为一个新兴的首饰方向,佩戴在身上像是流动的雕塑,美丽夺目,充满创意。
中国陶瓷文化历史
陶瓷是中华民族凝结的一种特有的东方审美观念和意识。几千年来, 从气势恢宏的秦兵马俑到唐三彩,从宋代的五大名窑到明清的粉彩,从粗陶瓦罐到精陶细瓷,陶瓷经历了极大的蜕变,其品种越来越多,技术水平越来越先进,中国陶瓷声誉也越来越高。 元代青花、釉里红的出现,使我国瓷器装饰艺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陶瓷装饰艺术发展历史长河中,没有哪一种装饰类型能达到青花瓷那样影响巨大而且流传深远。青花瓷器的真正全盛时期在明代,制造技术传播至日本等,最后传到欧洲。欧洲贵族对中国瓷器视若珍宝。 2008年北京奥运,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事,更是中国文化盛会。传统中国文化在奥运刺激下已成为目前世界最时尚的流行要素。“最民族的就是最时尚的”, 如今,具有中国东方风韵的陶瓷文化让世界时尚弄潮人士如痴如醉。陶瓷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与文化载体,已被世界各地人民认可。用陶瓷制作首饰,不但拓宽了现代首饰设计的领域,也丰富了现代首饰的品种。
陶瓷首饰具有材质优势
科学技术的进步,促使陶瓷材料的成形、装饰方法多样,通过设计者的双手,呈现在人们面前的陶瓷首饰赛宝石,似美玉,胜玛瑙,开拓了首饰设计的审美视野,满足了不同人群对现代首饰的多种审美需求。 陶瓷首饰有行云流水、斑斓夺目、五彩缤纷的颜色釉,色彩瑰丽、造型奇特、意境美妙,佩在指间、耳上、手腕、颈项,有一种冷艳的美,有似宝石美玉、胜琥珀玛瑙的艺术效果,五彩斑斓、青翠欲滴、温润如玉的冰纹釉,晶莹剔透、光泽闪烁的结晶釉等,还会使你感到釉色的美妙意境,充分展示冰与火的魅力。 同时陶瓷首饰可以算是一种新型的“绿色首饰”,佩戴于身体上,具有健康,安全和环保的性质;原料取材方便,可塑性高,设计空间大;成本低、价廉物美,益于首饰的大众化……陶瓷首饰的这些优点使陶瓷首饰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凡是用陶土和瓷土(高岭土)的无机混合物作原料,经过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方法制成的器皿统称为陶瓷。制陶与制瓷的原料包括高岭土、粘土、瓷石、瓷土、着色剂、颜色釉、石灰釉、石灰碱釉等。 制陶原料地面上比比皆是,取材方便,资源丰富。来源也非常广泛,世界各地任何地方的土在高温焙烧下都能陶化,但质地良好的陶所需要的土与瓷土一样需要精心挑选。制作陶器的黏土,它的可塑性与其颗粒度、所含矿物质成分及胶体物质很有关联。黏土中金属氧化物含量不等和焙烧方法的不同形成了陶器颜色上的千差万别。 生产瓷胎所用的黏土,不同于陶胎所用的黏土,是一种由高岭土、石英、长石所混合而成的特殊黏土。瓷用原料是由高岭土、长石、石英等组成,统称瓷土,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并含有少量氧化铁、氧化钛、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钾和氧化钠等。它的可塑性能和结合性能较高,耐火度高,是被普遍使用的制瓷原料,一般瓷土多产于温泉附近或石灰层周围。 假如瓷器上没有挂釉,无论造型如何美、式样如何新,也会失去瓷器的魅力。陶瓷是火的艺术,靠火的作用产生了各种变化,但主要还是釉在火中起了变化。釉与坯同样是由岩石或土产生的,它与坯的不同点在于比较容易在火中熔融。当窑内烈火的威力使坯达到半熔时,必须使釉的原料完全熔融成液体状态。冷却后这种液体凝固便是釉。釉是瓷胎表面不吸水的玻璃质层,烧结后的釉为硅酸盐,硅酸盐的来源是草木灰和长石。 将釉涂在坯表面焙烧出的陶瓷,就能达到玻璃样的光洁度。釉中加入颜色各异的金属氧化物,烧制出的陶瓷,便显示出丰富的色彩。瓷器所用的釉料颜色很丰富,主要有红色釉、青色釉、绿色釉、黄色釉、蓝色釉、白色釉、黑色釉、紫色釉、炉钧釉、茶叶末釉等许多种,除颜色釉外,还有结晶釉、裂纹釉、无光釉等许多种类,而颜色釉又分高温色釉和低温色釉,高温色釉有60种以上,低温色釉有30种以上,原料名目繁多,不胜枚举。通过这些釉色,可以使陶瓷首饰呈现出丰富的艺术效果。 虽然用陶瓷制作首饰,对陶瓷的制作要求很高,但一件好的陶瓷首饰作品同样会是一件价值不菲的艺术品。普通的首饰陶瓷首饰成本也不会很高,只要设计新颖、颜色漂亮,同样会受到消费者的喜欢。专家预测:在世界陶瓷时尚潮流带动下,以北京奥运为契机的陶瓷首饰即将引爆中国消费狂潮,我国陶瓷首饰产业前途似锦!(晓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