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 刘书兰) “目前,中国宝石城年加工贸易额达300多亿元,现在我们正在对其进行大规模改造扩建。昌乐宝石节的成功举办,将更有利于加快打造千亿级珠宝产业集群,更好地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助推经济发展。”4月28日,在第九届昌乐国际宝石节开幕式上,昌乐县县委书记王树华满怀激情地向与会嘉宾描绘了昌乐珠宝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 王树华说,近年来昌乐经济社会实现了科学发展,一年一度的昌乐国际宝石节为国内外朋友搭建了交流的平台和合作的桥梁,开辟了广阔的合作发展空间。 “本届宝石节我们继续遵循宝石为媒、节会搭台、经贸唱戏、合作共赢的办会宗旨,进一步创新活动形式,走出去、大传播、全民参与、常年办节。走出去就是让昌乐宝石节走进世博会、走进香港、走进台湾,即昌乐蓝宝石文化环球推广系列活动。大传播就是整合电视、网络、报纸等传媒资源打造立体化、多层次、高覆盖、长时间的大传播体系,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推介,让昌乐宝石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民参与就是通过举办昌乐蓝宝石形象大使全国评选、“寻宝之旅——走进昌乐”旅游考察、“我与昌乐蓝宝石”全国征文大赛等活动,让广大消费者亲身感受宝石之都的独特魅力。常年办节就是突破传统办节模式的局限性,长期运作、环环相扣,天天有展会,月月有活动,把宝石节办成永不落幕的盛会。这些将使本届宝石节内容更丰富,形式更新颖,活动更精彩。”王树华介绍说。 据介绍,昌乐蓝宝石有矿面积450平方公里,储量数十亿克拉,是继泰国、澳大利亚、斯里兰卡蓝宝石矿之后,世界上发现的第四大蓝宝石矿床,并且具有颗粒大,颜色纯,质量好,易开采,奇异宝石多等特点。 自1986年发现蓝宝石矿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昌乐县珠宝产业已发展成为特色支柱产业之一。特别是近3年来,昌乐宝石产业发生了5个10倍的变化:宝石城面积扩大了10倍;宝石城商铺价格增长了10倍;珠宝从业人员增长了10倍;蓝宝石价格上涨了10倍;珠宝加工交易额增长了10倍。 目前,昌乐珠宝产业从业人员已达4万余人,宝石开采、加工,饰品镶嵌、销售等企业1200余家,年加工宝石1300万克拉,饰品4500万枚,贵金属5000万克以上,年加工交易额超过300亿元,是全国最大的珠宝首饰集散地之一。目前,昌乐珠宝产业已获得省级以上名牌名标4件,拥有山东省珠宝行业唯一的“中国驰名商标”——梦金园。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珠宝产业,昌乐县投资40多亿元对中国宝石城进行扩建改造。据昌乐中国宝石城管委会主任赵世军介绍,目前,二期国际珠宝大厦、三期立伟国际珠宝广场已建成,四期明珠大厦、五期亿克拉国际宝石之都、万国珠宝园等正在紧张建设中。全部项目完成后,中国宝石城建筑面积将达260万平方米,年加工交易额可突破1000亿元。 在加快中国宝石城改扩建工程的同时,昌乐县还将在中国宝石城内完善海关、商检等一站式服务设施,健全封闭式管理等措施,从软环境上提供可靠保证。目前,昌乐正在融合蓝宝石矿产和产业资源,运作中国宝石城整体上市,以宝石融资助推经济发展。依托独特的资源、庞大的市场和良好的品牌优势,在3至5年内,珠宝产业将成为昌乐千亿级的龙头企业,成为一张耀眼的城市名片。 据赵世军介绍,宝石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昌乐职业教育的发展,中泰宝石学院将成为一以珠宝加工技术为主要特色的职业教育基地,可容纳在校生1.5万人。在宝石产业的带动下,昌乐还形成了以“宝石、火山、生态、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产业链,远古火山口群、中国宝石城、寿阳山旅游度假区、月亮湾影视城、仙月湖风景区交相辉映,昌乐成为齐鲁文化游的必到之处。每年都有众多国内外游客到此探火山、捡蓝宝、逍遥游。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陈士能、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司长周久才、昌乐县县长曹晓楠、山东省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秘书长于学军、上海黄金饰品行业协会秘书长许文军等领导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上,陈士能代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昌乐“中国珠宝产业基地”称号。 中国北方珠宝展销订货会、精品蓝宝石评比大赛、山东蓝宝石地方标准及宝石经济研讨会等20多项主题活动使第九届昌乐国际宝石节精彩纷呈。 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台湾东森电视台、新京报、凤凰网及宝玉石周刊等近百家媒体参加了昌乐宝石节宣传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