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 刘书兰) 日前,“精工产业 领先·中国”第二届全国珠宝首饰制作技能竞赛尘埃落定,各组别的奖项名花有主。 深圳市星光达珠宝首饰实业有限公司周华寿、广东潮宏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黄明、深圳市钻之韵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林锡河分别夺得个人起版、雕蜡和镶嵌组别的第一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同时授予他们“全国技术能手”称号。深圳市星光达珠宝首饰实业有限公司《花中鸾·归》、沈阳萃华金银珠宝股份有限公司《海中花》摘得团体镶嵌组和黄金组最佳首饰制作大奖。1月10日,大赛组委会在北京五洲皇冠假日酒店举行了隆重的颁奖典礼。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会长徐德明,国家质检总局监督司司长刘卓慧,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刘丹,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任刘康,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长杨红灿,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副理事长张军,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凤民,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副主任、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毕立君、柯捷出席了颁奖典礼。 孙风民指出,本次竞赛是促进珠宝产业更加重视珠宝产品技艺水平提高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有益尝试。获奖作品代表了我国首饰制作的最高水平,是“中国制造、优质产品”的集中闪烁。 刘康表示,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是选拔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通过大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学习技能,争当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过去一年,各地区、各行业共组织了全国性竞赛33项,其它各类竞赛一千多项,参与人数达1000多万,有200多人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晋升技师的达十几万人,同时,国家在获得“全国技术能手”人员中,将继续选拔优秀者并授予国务院特殊津贴。 第二届全国珠宝首饰制作技能竞赛是国家二级赛事,也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开展的“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系列活动”的珠宝首饰制作职业技能竞赛,由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联合主办,国检珠宝培训中心和《中国宝石》杂志社承办。 竞赛分个人和团体两个组别,分别设个人起版、雕蜡、镶嵌和团体镶嵌和黄金组。来自北京、深圳、沈阳、汕头等地区的近百家企业的上千位选手及中国内地上百家品牌企业的研发团队参加了本次竞赛。经过评审团严格、缜密的评选,个人组有60位优秀选手进入决赛环节,21位选手分别获得个人三个组别的二、三等奖;与第一届不同的是,为鼓励我国优秀的黄金首饰生产企业,本次大赛团体组特别设立了黄金组。入围的团体作品比首届大赛增加了37件。其中,创新工艺所占的比例超过30%,这是我国珠宝制造产业提高科技含量、努力自主创新的一大进步。团体两个组别的最佳工艺运用奖、最佳工艺革新奖、最佳商业价值奖、最佳材料运用奖、最佳工艺传承奖、最佳设计体现奖和网络人气奖等奖项被深圳市缘与美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钻之韵珠宝首饰有限公司等19家企业捧走。 评委们表示,从本届的参赛作品来看,近年来我国的首饰制作工艺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微镶和传承工艺的运用,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其中传统的花丝镶嵌作品,采用3D现代表现形式,造型丰满;很多首饰的主体框架都采用了新的工艺,色彩运用的更加炉火纯青,充分利用了宝石的质地美与贵金属搭配所体现的结构美。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珠宝首饰加工从业人员目前已达到十余万人,培养高素质技术型工人已成为行业当前首要的任务之一。本次大赛旨在深入贯彻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竞赛工作在高技能人才培养、选拔和激励等方面的作用,为发现、选拔和培养高技能人才和企业高技能技术团队的培养创造条件。 据介绍,组委会在组织和评选过程中,针对目前珠宝首饰制造行业的工艺生态现状做了调研,基础数据来自于制造企业所常用的金属工艺、镶嵌工艺和正在并已启用的高科技工艺。在此基础上,承办单位汇总数据并进行了数据分析,形成了“2010年中国珠宝首饰制造业工艺生态报告”,并在典礼上与业界同仁进行了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