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宝协提醒各珠宝玉石首饰检测机构与具有钻石业务的会员单位,采取切实措施把好钻石鉴定质量关,以维护市场秩序,避免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损失。
本报讯 (记者 周慧民 赵林娜) 日前,记者从中宝协和国检中心获悉,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合成的钻石(简称“CVD合成钻石”)冒充天然钻石进入市场。由于此类合成钻石与天然钻石极为相似,在检测过程中仅凭肉眼难以与天然钻石区分,一般需要在实验室用大型检测设备才能鉴定。 国检中心在近期日常委托检验中,陆续发现了两批次CVD合成钻石。据了解,CVD合成钻石主要有以下特点:首先钻石重量较大,多为0.5克拉左右;其次,钻石颜色接近无色,颜色级别多在I色至J色;净度级别多为VS,内部可见黑色包体,与天然钻石的包体相似,不具金属光泽。肉眼或显微镜下很难与天然钻石相区别;第三,该合成钻石是利用不同化学气体间的相互反应生成,它超越了以前钻石的模仿品——立方氧化锆和合成碳化硅,仅凭肉眼难以区分。用DiamondView检测可见蓝绿色荧光以及蓝色磷光,具有该合成方法特征的生长纹理。 国检相关负责人介绍,CVD合成钻石,并非完全合成,它是以天然钻裸石为母石,利用高纯度甲烷,加上氢、氮等气体辅助,在微波炉中以高压方式,让甲烷中与钻石一样的碳分子不断累积到钻石原石上,经过一层层增生,进而形成大至10克拉的透明钻石。为使CVD钻石生长顺利,碳源常用已具钻石结构的甲烷。欧洲宝石学院亚洲实验室首席执行官古志中说:“只有专业的实验室才能‘生产’出这种会‘长大’的钻石,过去主要用在工业领域。” 据介绍,这种新合成钻石来自境外,主要是通过香港等采购渠道进入内地市场。而最新发现的该合成钻石,未有腰围印记,供货商也未附带任何产品说明,内地钻石商则当作天然钻石购入。在市场方面,这些合成钻石一般以批发交易为主,产品报价均比天然钻石低10%左右。 中宝协提醒各珠宝玉石首饰检测机构与各有钻石业务的会员单位,采取切实措施把好钻石鉴定质量关,严格防范将合成钻石错当钻石,以维护市场秩序,避免给企业和消费者带来损失。 中宝协建议相关珠宝玉石首饰检测机构加强对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严格规范钻石检测排查流程,提高警惕,保证钻石鉴定分级结论的准确可靠;各相关企业要加强对业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适当增加简易的技术手段,如钻石发光性的观察等,在钻石交易过程中提高防范意识,遇有疑问,要借助有资质的实验室的专业技术力量,严把企业进货质量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