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多彩阿拉善玉雕精品展吸引了大批观众围观
本报讯 (记者 刘书兰) 神秘的伏羲卜卦,美丽的孔雀牡丹,可爱的小鸡出壳,戏水的红色锦鲤……5月13日,在北京多彩阿拉善玉雕精品展上,来自戈壁沙漠阿拉善的五彩玛瑙雕刻作品以强烈的视觉效果吸引了参观者的眼球。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宋世义、郭石林等人的作品更是让参观者啧啧称奇。在同日举行的阿拉善玉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阿拉善玛瑙色彩丰富、质地细腻,特别适合俏雕创作,未来市场空间很大。 研讨会由中共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委员会和阿拉善左旗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宝玉石协会承办。中共阿拉善左旗委员会吴忠岩书记介绍了阿拉善左旗玉石产业概况。“阿拉善左旗地处内蒙古西部。独特的地质构造和亿万年的地质变迁形成了红碧玉、绿碧玉、黄碧玉、黑碧玉、白碧玉及单色玛瑙、草花玛瑙、玻璃玛瑙、缠丝玛瑙、阿拉善南红等。我们把它们统称为‘阿拉善玉’。其中著名的葡萄玛瑙更是饮誉国内外赏石界。近年来,阿拉善左旗政府大力发展玉雕产业,在中国玉雕大师的鼎力支持下,涌现了一批阿拉善玉雕精品,在“中国玉器百花奖”等评选中屡获殊荣,摘得金、银、铜等多个奖项,填补了自唐朝玛瑙牛角杯以来阿拉善缺少重要作品的历史空白。阿拉善俏雕文化的崛起或将引领中国玉雕文化的新潮流。”吴忠岩说。 北京宝玉石协会秘书长、高级地质工程师刘元生就阿拉善所产玉种的分类及命名提出了宝贵意见。他认为,阿拉善玛瑙不能涵盖阿拉善所有玉种。刘元生建议以阿拉善玉、阿拉善彩玉、阿拉善五彩玉命名,他本人更倾向于阿拉善五彩玉,因为这个名字不但强调了阿拉善玉色彩丰富的特点,且与蒙语中“阿拉善”指的是五彩斑斓的地方的寓意相符;此外,刘元生还建议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根据阿拉善玉的地质特征,制定出可行的地方标准,以便于引领阿拉善玉雕产业的发展、交流及市场推广,并在将来合适时机,申报国家标准。 宋世义对玛瑙情有独钟,他曾在上世纪80年代在北京玉雕厂雕了10年缠丝玛瑙(巴西),创作了许多获奖的玛瑙作品,其中不乏国宝级作品。这次,他依然有作品参展,但看到其他作者的作品时还是激动不已。在研讨会上,宋世义大师激动地感叹:“五光十色,目不暇接!”、“出乎我意料之外!”、“勾起我创作欲望”。他表示,要抽出时间花些精力,有信心创作出好的阿拉善玛瑙作品,来提升阿拉善玛瑙的艺术价值和市场竞争力。宋世义指出,玛瑙雕刻不是价格低,工艺粗的代名词,有些玛瑙雕件的艺术价值要远高于翡翠、白玉。我国著名玉雕大师潘秉衡盛赞玛瑙的俏色是“一绝二俏三不花”。宋世义也认为,玛瑙雕刻重在俏色运用,并且玛瑙俏雕应该成为一种体系。 研讨会上,阿拉善玉俏雕师王华、董学军等介绍了他们多年来的雕刻经验,中国首饰设计大师程学林作了“从浮雕宝石谈玛瑙首饰设计”的主题发言,他根据国外的范例为阿拉善玉用于我国首饰设计提出了新思路。 “为加快阿拉善宝玉石产业发展,我们建立了创业孵化基地,制定了《阿拉善左旗创业孵化基地营销办法》。目前已有多家宝玉石雕刻加工企业入驻园内。”吴忠岩表示,“阿拉善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将促进左旗更好地开发利用阿拉善玉,促进阿拉善玉雕产业高起点、高标准、健康有序地发展,将阿拉善玉雕产业打造成扳动左旗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