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中国珠宝首饰学术交流会吸引了珠宝首饰行业以及各界媒体共500余人参加
本报讯 刘书兰报道:11月30日,由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NGTC)、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2015中国珠宝首饰学术交流会在北京举行。本次学术交流会围绕珠宝首饰鉴定和标准等方面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来自英国、美国、瑞士、泰国和中国国港台地区,以及全国各地珠宝质检机构、珠宝院校、珠宝企业和珠宝评估机构以及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500余人参加了交流会。 本次会议从征集到的150余篇论文中遴选了102篇收录到 《珠宝与科技——2015中国珠宝首饰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作为《中国宝石》杂志的增刊正式发表。论文集涵盖了钻石、彩色宝石、有机宝石、石英质玉石、其它玉石、贵金属与检测技术、珠宝评估与市场、首饰设计八个部分,全面反映了近两年来国内外珠宝玉石首饰行业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示了国际珠宝学术领域的新技术及新成果。 专家学者们的演讲紧扣当前珠宝行业热点和难点,指导性强。 戴比尔斯技术公司首席科学家David Fisher博士就HPHT、CVD合成钻石的排查、检测及其研究现状等进行了分析;波兰琥珀研究科学家Ewa Wagner-Wysiecka教授分享了天然琥珀与优化/处理琥珀的谱学特征鉴别;瑞士古柏林宝石实验室首席执行官Daniel Nyfeler博士带来的是古柏林实验室最新的研究成果:宝石实验室LA-ICPMS的十年发展历程——从Be扩散测试到鉴定产地到判定年代;泰国宝石学院校长Pornsawat Wathanakul博士为大会带来了主要产地红宝石的低温热处理研究;美国宝石学院研究部主任王五一博士就CVD合成钻石和天然IIa钻石的碳同位素研究这个热点话题发表了演讲;斯特林绿松石公司董事长Sterling Foutz先生介绍了Zachery处理绿松石的原理、方法以及鉴定特征;美国宝石实验室总裁兼首席宝石学家Christopher Smith博士分享了祖母绿净化优化处理及其鉴别。NGTC北京研究所所长陈华研究员对我国石英质玉石的分类与命名提出了建议,NGTC深圳研究所兰延所长介绍了贵金属标准样品研制成果。此外,我国珠宝界的老中青专家学者也就翡翠成因新知、软玉产地鉴定探索、苏纪石检测、战国红玛瑙特征、和田玉籽料矿物组成和形成年代、电化学改善绿松石、小颗粒合成钻石等鉴定以及玉石名称概念和讨论等进行了交流。最后NGTC首席研究员陆太进博士介绍了NGTC利用珠宝材料物理性质开发新仪器的研究成果。这些最新研究成果对指导珠宝玉石鉴定和规范市场将起到促进作用。 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副会长毕立君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