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描
手机网站
宝玉石周刊 >> >>

玉石标签能否成为南红“护身符”?
 
珠宝资讯  加入时间:2016-6-13 11:07:47  byszk

      前两年,沉默三四年之久的南红在文玩市场终于爆发了,价格翻了十倍甚至几十倍以上,文玩市场中也掀起了一番南红热潮。但近日,南红在珠宝玉石界又引发了热议。此次成为热议话题并不是因为南红价格出现暴增或猛跌,而是原本为玛瑙中翘楚的南红如今却“变身”成了玉石圈的“新贵”。事实上,南红早已成为文玩圈众所周知的“贵族”,但如今跻身玉石界,是否会引发南红价格新一轮增长?南红为何会从玛瑙变身为玉石?

  南红变身迫在眉睫
  5月6日,由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全国珠宝玉石标准化委员会主办,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NGTC)北京珠宝研究所承办的全国石英质玉石名称标准研讨会在上海举行。会上透露,国家即将统一石英质玉石名称标准,南红将成为一个独立的品种正式列入国家标准《珠宝玉石名称》。这意味着南红将告别玛瑙属性“变身”成为玉石中的一员。
  据了解,全国各地石英质玉石层出不穷,各地为了突出地域特色、拉动地方经济发展,一方面以产地来命名产出的玉石,另一方面纷纷出台不同的地方质量鉴定、检验标准,在珠宝玉石界抢占一席之地。这导致了同一类玉石名称各异、标准不同,形成新生玉种“各自为政”、盲目发展的不良局面。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国家标准其产品名称不能加入地域名限制。因此统一石英质玉石名称已经迫在眉睫。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国家标准其产品名称不能加入地域名限制。全国统一石英质玉石名称标准,南红成为一个独立的品种正式列入国家标准《珠宝玉石名称》。
  业内人士认为,国家标准《珠宝玉石名称》发布对鉴定南红产品技术规范奠定了基础,实现了南红称谓的第二次飞跃。同时也有人指出,玛瑙变身成玉石,也会给南红的市场价格带来新增长。

  价格稳步增长 年底将至高峰
  南红正式归入玉石行列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市场中南红的价格就已悄然发生了变化。据主营南红产品的南红薛负责人薛绍东表示,南红被划入玉石行列后,其价格从源头上就已上涨了10%左右。薛绍东还预测,南红的价格到年底时有可能在现有基础上翻番。
  南红在文玩市场中流行开来也就是近几年的事,从几年前不过几百元一斤,到如今每斤高达数万元甚至更高,而市面上的精品南红基本按克定价。之前对于南红迅速蹿红文玩市场还有不少人表示质疑,认为炒作成分居多;可如今南红的市场发展状况则用事实证明了南红的实力。
  甚至有人戏言:“错过了帝王绿,错过了羊脂玉,不能再错过柿子红。”南红真实演绎了一番曾经疯狂的石头大戏。
  资料显示,南红质地细腻,是我国独有的品种,产量稀少,在清朝乾隆年间就已开采殆尽。典型的南红主产地在云南,最具代表性的区域在保山市的玛瑙山。
  但最近几年,随着四川凉山地区高品质南红矿的发现,南红重新受到藏界追捧。凉山地区的南红是目前已知品质最好的南红,其颜色艳丽,润泽度和浑厚度佳,完整度好,这是其他产地的南红都不具备的优势。南红收藏的热度也越来越高。

  市场逐渐分级 仿品值得警惕
  薛绍东表示,目前南红市场呈现两极化发展。一面是普通品质的南红充斥低端市场,另一面是高品质南红步入收藏行列。“这是市场的选择,属于正常发展。”
  尽管南红价格居高不下,但据薛绍东介绍,真正了解南红的人还属少数。很多人都只是听说,并不懂得鉴别。而这也让市场中的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据了解,目前市场中存在大量的南红仿制品。普通市场中,人工染色、人工再造、红碧石假冒品充斥市场。虽然外观与南红相似,但低廉的价格与南红的正常市场价格不成正比。此外,各地的玛瑙也混着卖,只要是颜色稍微红一点的,就当成南红来销售,一般消费者很难分得清。面对这种情况消费者一定要提高警惕。
  有人表示,高端市场中就没有假货,其实不然。前段时间,有人从古玩市场花十几万元的高价买到一颗南红珠子,但经权威部门鉴定,这件南红产品是人工注胶的。业内人士称,无论是低端市场还是高端市场,假货存在是必然现象。如果是买来当做收藏投资用,一定要到权威部门进行检测。
  除了假冒产品扰乱市场外,商家的混乱叫法也让消费者一头雾水,“南红”、“凉山南红”、“保山料”等,商家在介绍时也说不清楚南红的具体情况,让人听得一头雾水。
  据了解,南红的价格与其他玉石判别标准相近,主要由产品的品质、产地来划分。南红颜色分级多变、产地多样,其中以柿子红保山料最为珍贵。柿子红是指西红柿的红,但不少商家以此混淆概念,将颜色不正的南红产品卖出高价。因此在入手这些热门产品时,提前做好功课非常关键。
(马嘉会 张茜琦)        

关键字 
珠宝资讯 相关文章
昌龙

网站导航:切它网B2B | 供应信息 | 求购信息 | 展会信息 | 公司黄页 | 人才招聘 | B2B老数据 | B2B网站大全 | B2B商人社区 | 企业查



Copyright @ 2007-2008 ChinaGemNews.com(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All rights reserved. 宝玉石周刊  版权所有
客户服务电话:(010) 88878361 88878362 传真:(010) 88878360 邮箱:byszk@126.com
ChinaGemNews.com 宝玉石周刊(中国珠宝首饰资讯) 京ICP备07032935号 技术支持:昌龙网络B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