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综合报道

起因: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珍珠养殖国,淡水珍珠的产量占到全球的八成以上,珍珠产业也已经形成了集养殖、加工、设计、批发零售为一体,以珍珠饰品、珍珠贝壳工艺品、珍珠药品、化妆品等产品为依托的全方位系统化产业链。 但最近,湖北全面叫停珍珠养殖,湖北、湖南养殖户已经在逐步拆除养殖场,大面积的珍珠蚌养殖塘被荒废,导致珍珠行业遭遇发展瓶颈。据悉,起因是2016年11月,湖北省农业厅发布了《省农业厅关于禁止投肥(粪)养殖和取缔珍珠养殖的通知(鄂农函〔2016〕272号)》,通知要求2017年 4月30日前,全面清拆湖北省境内的珍珠养殖设施。与此同时,湖南省政府办公厅也印发了《洞庭湖区养殖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湘政办函〔2016〕55号)》,沅江市于去年10月份下达了《沅江市退出珍珠养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沅政办发〔2016〕23号)》的通知,要求2016年12月30日前完成拆除珍珠养殖设施的工作。一时间,湖南、湖北区域的珍珠养殖户陷入枯鱼涸辙之境,国内的淡水珍珠批发价格也一路走高。 珍珠是我国极具历史文化特色的民族产业,早在四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使用珍珠的记录。1958年我国海水有核珍珠养殖和淡水无核珍珠养殖实验先后取得成功,开创了我国珍珠养殖业暨珍珠产业的新纪元。目前我国的珍珠蚌养殖主要集中分布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广西、浙江以及江苏等省份。 据中宝协2003年统计,当时全国共有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江苏等6个适合养殖淡水珍珠的省份,总养殖面积为81万亩,湖北省养殖面积为9万亩,占全国的11%,年产珍珠110吨。 自2003年起,湖北为发展当地经济,经由各市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的途径,引入浙江诸暨、金华等地珍珠养殖企业在当地闲置水域养殖珍珠蚌,并按高于当时租金数倍的价格,签订了至少5年以上的承包合同。目前,随着各地环保政策的收紧,除了湖北、湖南等地在陆续出台养殖禁令,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国内的珍珠养殖面积将逐步减少。

各方说法: 浙江诸暨千足珍珠湖北养殖场场长陈志勇表示,珍珠蚌养殖的高峰时期,他们在湖北有18000多亩的珍珠养殖塘,但是现在面积已经缩减了三分之一。湖北省出台了文件以后,养殖场撤走了6000多亩,目前还有11000多亩。陈志勇所说的文件就是湖北省农业厅去年十一月份下发《省农业厅关于禁止投肥(粪)养殖和取缔珍珠养殖的通知(鄂农函〔2016〕272号)》,按照通知要求,湖北省将在全省一律无条件取缔珍珠养殖。这项工作要在今年4月30日前全面完成。这将导致陈志勇的养殖场到2016年年底,总产量要下降至2015年的40%。 湖北省水产局渔政处处长李明辉表示,农业部门要求农业生产的养殖水体基本要达到地表水的三类标准,而珍珠养殖厂的地表水体基本上都是四类、五类或是六类以下的地表水体。而有些渔民为了追求养殖的利益最大化,导致珍珠养殖具有大规模、高密度、进行投肥养殖的特点,特别是珍珠生产以后,大量的蚌壳和蚌肉随意丢弃对各地的湖泊、水体造成了比较严重的污染。目前,湖北全省的珍珠养殖已经由四万多亩现在取缔至一万三千四百亩。 有关人士表示:注重环保是珍珠养殖的底线,目前的珍珠蚌养殖方式确实有粗放之处,需适当提高养殖门槛,但不建议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去处理珍珠养殖的环保问题,不能因噎废食。

养殖行业现状: 相关数据显示:珍珠养殖已从2005年的38万亩下降至2016年的16万亩,我国的淡水珍珠产量从高峰期的年产2000吨跌至不到1000吨。据粗略统计,高峰期湖北省珍珠养殖面积为20万亩,截止2016年湖北省水产局排查,湖北境内现余珍珠养殖水域仅4.1万亩。湖北是我国珍珠养殖大省,在湖北省洪湖市,大大小小的珍珠蚌养殖塘星罗棋布。 针对目前珍珠蚌养殖产业的粗放型养殖现象,记者采访了浙江省的部分养殖户。他们表示,以前养珍珠蚌就用鸡粪、鸭粪,直接播撒下去,但现在已经不放了。
市场反响:珍珠成品源头减少,国内淡水珍珠批发价涨幅惊人 浙江省诸暨市的山下湖镇是全国最大的淡水珍珠原产地,淡水珍珠的产量占到全世界的百分之七十五,全国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国内珍珠蚌养殖面积大幅缩水对这里的珍珠出产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浙江诸暨千足珍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寿田光表示,珍珠养殖一般是五年一个周期,但因为湖北、湖南等地出台了禁养条例,养殖场只能提前拆除,这些珍珠都只有两三年的生长时间,品质和品相都不好。而由于优质珍珠的减少,千足珍珠已经调整了珍珠产品的批发价格,像8.5毫米到9毫米的珍珠去年底只要八万多一公斤,仅仅过去两个多月,现在要卖到十二万一公斤,涨幅高达50%。 在浙江最大的珍珠批发市场——华东国际珠宝城,春节刚刚过完,已经有不少国内外的采购商前来挑选珍珠,但是春节前后珍珠的批发价也有着惊人的差异。记者了解到,春节过后,品质较好的珍珠批发价格普遍上涨了三成左右,这也使得采购商减少了采货量。华东国际珠宝城的珍珠经销商表示,随着年后珍珠批发价格的上涨,客人确实少了一些,不过老客户还是有的,就是跟他们说明情况,他们也试探一下,拿货量也没有以前多了。珍珠采购商则表示,现在的淡水珍珠批发价太高了,涨了至少三成,所以我们都接受不了现在的价格,只有少买一点,看看消费者的反映如何。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珍珠价格大幅上涨,主要的原因就是产量降低。
中宝协认为:禁养不如疏导, 希望各地政府多从三农问题、社会稳定等方面考虑 对于浙江诸暨的众多珍珠生产企业来说,深耕了近半个世纪的珍珠养殖业,不可能轻易放弃,但是面对不断提高的养殖门槛,珍珠养殖业又将何去何从呢? 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秘书长史洪岳表示,中宝协坚决拥护党中央和国家提出的环保政策和要求,我们也建议对于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应该责令其关停整改,但对于较规范的养殖企业,我们建议遵照《渔业水质标准》及《水产排放标准》进行监管。全盘否定珍珠养殖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一味封堵不如合理疏导。中宝协正在加快制定珍珠养殖相关标准,推动、促进珍珠养殖转型升级,并希望各地政府从三农问题、社会稳定等方面多考虑,给与协会和企业多一些时间,共同携手,妥善解决这次事件。 就我国珍珠产业发展,党和政府都很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做出重要批示:“要把南珠搞上去,把几千年落后的自然采珠改为人工养殖。”温家宝总理也对珍珠产业发展给予高度关注。为了促进珍珠产业健康发展,促进产业快速升级,中宝协就湖北省发布的《省农业厅关于禁止投肥(粪)养殖和取缔珍珠养殖的通知》的内容反复经专家论证。 中宝协建议:1、珍珠属于渔业水产品的范畴,建议取消“取缔珍珠养殖”、“退出珍珠养殖”等政策,遵照《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及《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进行监管;2、对于符合标准要求的珍珠养殖场,建议允许其继续养殖;3、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经国家相关检测部门鉴定,建议依法责令限期整改或给与相应处罚;4、限期整改仍不达标或拒绝整改的,建议依法无条件取缔;5、中宝协作为行业组织将动员珍珠养殖企业,积极配合地方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同时组织制定《淡水珍珠养殖水质标准》,促进产业良性健康发展。

相关人士认为:环保倒逼珍珠企业转型升级 在环保倒逼作用下,现在珍珠企业面临的是转型升级的问题。在诸暨,以往大多数企业都是以批发为主,目前已经有一些开始在加大研发和设计的投入。 浙江阮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阮铁军指出,在未来,珍珠企业可以从设计上去改变,让设计更加年轻化、时尚化、个性化。 浙江天使之泪珍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戚鸟定认为,珍珠企业可以利用资本的杠杆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的健康发展,其中有一点就是说关于产品的材质方面的跨界,珍珠产品可以通过跨界的尝试找到更多的可能性。 深圳龙之珍珠董事长蔡龙江表示:在中国何止是淡水珍珠,海水珍珠也一样,很多行业都要摈弃赌博式粗放经营,进入系统、规范、精细化生产才是正道,路才走得越宽越远。 专家认为,我国淡水珍珠的产量在全球总产量中的占比很高,有十颗珍珠九颗来自中国的说法。但是珍珠业产值却只有全球珍珠业总产值的百分之十,面对国内珍珠养殖业的困境和巨大的市场潜力,珍珠行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一方面珍珠养殖企业一定要重视生态环境,积极改进养殖方式,解决污染问题;另一方面珍珠企业也一定要提升珍珠加工的科技、工艺以及设计含量,以提高珍珠首饰附加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