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中国黄金饰品消费理念逐步由时尚性向高纯度理念发展。传统的黄金加工工艺在生产中使用焊药必然会造成饰品整体纯度的下降,尤其是款式复杂的饰品,更难达到高纯度。为了满足消费者对黄金饰品高纯度的要求,2007年5月,梦金园公司投入技改资金近800多万元,经过不懈努力,采用上海黄金交易所一号金版(999.95‰)为原料,应用“无焊料焊接技术”,成功将黄金饰品纯度提高到999.9‰。 “无焊料焊接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提高了首饰纯度,而且与传统工艺相比,减少了污染、实现了节能降耗、提高了经济效益等优点: 第一,传统焊接工艺主要采用添加“焊药”。“焊药”是由金、铜、锡、镉等化学元素组成的混合物。由于镉化合物具有程度不同的毒性,用任何方法从废水中除镉,只能改变其存在方式和转移其存在的位置,并不能消除其毒性,含镉的废水会污染河水土壤,最终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积存于人的肾脏和骨骼中。被镉污染的空气对人体危害也很严重,会对呼吸道产生刺激,经过呼吸被体内吸收后积存于肝和肾脏造成危害。而“无焊料焊接技术”是通过“黄金自熔”、“镭射点焊”等手段,经过高温加热,将黄金焊接在一起,因此减少了因焊药的使用而带来的污染及危害。 第二,消费者喜欢采用“以旧换新”的方式来更换黄金首饰,这部分首饰需要经过二次提纯才能投入加工。二次提纯过程分为熔金、赶硝、还原三步。熔金过程需要用浓盐酸(HCl)、浓硝酸(HNO3)配成的王水高温熔化黄金。王水具有强腐蚀性,挥发出的气体对人的皮肤,呼吸系统都有腐蚀作用。升温过程中会产生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等,氮氧化物会对水体、土壤、和大气造成污染。“赶硝”过程需要用甲醛(CH2O)处理,甲醛是原浆毒物,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甲醛可引起人类的鼻咽癌、鼻腔癌、和鼻窦癌,并可引发白血病。 “还原”过程需要添加亚硫酸钠(Na2SO3),此过程会产生二氧化硫(SO2),不仅对人的眼睛和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还会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而“无焊料焊接技术”不需要经过二次提纯就可直接投入加工,减少了对环境的损害,而且还节约了二次提纯过程中的资源。以梦金园工厂2009年年加工量12吨为例,年二次提纯量为960千克,以提纯损耗1.5‰计算,辅助材料以市场平均价格,可节约成本约38.9万元,若以2009年全国加工量约40吨计算,可节约成本约129.7万元,预计2010年该公司可加工16吨,年可节约成本约51.9万元。 “无焊料焊接技术”的应用,一方面保证了黄金首饰的纯度,另一方面减少了焊接过程和二次提纯过程对工作人员的损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减少了黄金加工过程中资源的浪费。 “无焊料焊接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不仅提高了黄金饰品的纯度,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更是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晓雯) |